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鸡腿泡水食材撒一地”,何谈校园食品安全?

全文1432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长田(媒体人)编辑/刘天红校对/吴兴发

▲资料图。图/新华社

▲资料图。图/新华社

近日,一则家长突击检查孩子所在学校校外配餐公司的视频引发关注。相关视频配文“泡在水池的冻鸡腿”“厨房地板长满青苔湿滑”,还配上了一些现场查看到的食材和制餐点环境照片。家长表示,现场查看,发现不少食材是冻品,面点也有预制的。

当“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还在争论不休之时,这样一则短视频的出现,无异于在家长情绪上浇了把油,将反对的声音推向另一个高潮。视频的确显示配餐公司可能存在预制菜问题,但在此事中,这其实还只是个枝节问题,重点是,在那极其脏乱的环境中,什么食物能够保证是安全的?

舆论压力之下,涉事的深圳市光明区外国语学校20日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视频中反映的制餐点食品加工制作相关情况,该公司属地市监部门已介入调查,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同时开展整改,协商家委会启动配餐企业的重新招标程序。

事后道歉、表态整改,这个套路并不陌生。但相比事后的信誓旦旦、言辞恳切,家长更在意的是:这样的食品,孩子们吃了多长时间?学校是否知情?如果不是家长发现,这家配餐公司还要供应到何时?显然,这一连串的疑问,需要涉事学校以及配餐公司来解答。

一般来说,学生在学校集中用餐,供餐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食堂自制,将买来的食材烹饪之后,供学生食用;另一种是与校外供餐单位合作,供餐单位在中央厨房统一做好食物之后送到学校。

随着市场化供餐的兴起,采用校外配餐的学校越来越多。两种模式本没有谁优谁劣之分,只要安全、健康、能够满足学生营养需要,就都没有问题。怕就怕,一些黑心企业、黑心商家,为了利益,在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上暗地里捣鬼,坏了良心。

不管是食堂供餐还是校外机构配餐,教育部等多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都做了明确要求。比如,对学校食堂要求:“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项目进行经营”;学校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建立健全校外供餐管理制度,选择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能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社会信誉良好的供餐单位。”

然而,不管是食堂供餐还是从供餐单位订餐,这些年,都发生过不少校园食品安全事件。远的不说,就在本月初,云南某高中就有多名学生在食堂用餐后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

至于校外配餐,最近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的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反映,由于当地中央厨房供餐配送不及时、服务人员不足,开学第一天学校就出现了数百名孩子下午3点还没吃到午饭的情况。有的孩子吃到了饭,却感到肚子不舒服。随后当地约谈供餐企业,并停止中央厨房统一供餐。

这几起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当然只是个案,不宜将其上升为普遍现象,让所有学校来“背锅”。但由于校园食品安全关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兹事体大,任何一起此类事件,都不应该轻轻放过,必须追责到底。

各地也不妨借此契机,对校园食品安全做一番检视,及时发现问题,梳理整改,确保学生健康安全用餐。

不管是预制菜还是现炒菜,都必须遵循一个底线原则,那就是,食物必须足够安全、卫生,符合学生成长发育需要才行。如果连这个前提都保证不了,一切讨论也就都失去了意义。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解读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燃烧体育之火 展示工业之美 17城取消或松绑限购政策,哪些超大城市降首付、给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