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帮助干部突破“躺平”困局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易博文周泽中
“对一蹶不振、甘居下游的‘躺平’式干部,绝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扭转碰到矛盾绕道走,‘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不专心、不用心抓经济工作的‘躺平’思想。”“让得过且过、‘躺平’不干的干部躺不安稳。”……近来不少针对“躺平”干部的要求见诸调研、会议、报道中。这说明,干部“躺平”现象已经引起关注和重视,是时候解决问题了。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躺平是一种习得性无助,通俗地说,就是老是失败,丧失信心了。心理上的问题得靠心理疏导来解决,思想上的包袱得靠做思想工作来甩掉。压他、逼他,要求他不要躺平,可能会有效果,也可能使他躺得更平了。更重要的是伸出手去,帮助他、启发他、引导他,使他走出误区、突破困局,重新回到奋发有为的状态中来。
可以走上去,关心地问一问:工作中究竟遇到什么困难了?当前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会有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还是老脑筋,还用老办法,就会总感觉到碰壁,看不到希望。和他一起分析,启发他的思路,打开他的视野,脑子转过弯来了,就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帮一把,相信绝大部分人是能够摆脱一时困局的。
再谈谈心,多说几句:他有没有碰到什么挫伤积极性的事情?“严管”就是“厚爱”,这当然对。但“严管”也不能把人给管死了。不能啥事都拿条条框框来量,将问责泛化、简单化,层层加码,弄得人动辄得咎、左右为难。还得实事求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最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文,强调以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打消干事者“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我们当然不允许“无理狡辩”,但也要听听“合理申辩”。如果此前有什么这样的事情伤了他的心,我们得解释,得为他正名,得弥补。坚冰才会融化,人心才有温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才能回得来。
还应反思:是不是让人误会我们处事不公而让他看不到希望,有没有要求过高使人总也得不到鼓励,会不会观察不细埋没了潜绩,又或者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人疲于奔命价值感幻灭懒得应付了……开展自我革命,遇事反求诸己,这都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事实上,对基层干部来说,事情非常多,根本没有时间躺平。说“躺平”,其实就像自称弱势群体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吐槽、自嘲。但是,不能否认“躺平”现象的存在。我们不可以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当然,如果个别干部确实不思进取、实在改不了了,那就另当别论,该处理的处理、该调整的调整。这样,对事业,对他本人,都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