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美国,除了拆华为手机,还有些理性清醒的声音

华为和苹果前后脚推出新机。网友热评,不知道的还以为受到制裁的是苹果。

可笑的是,华为推出Mate60Pro后,不死心的美国媒体居然委托专业机构拆解新机,以显微镜式的观察,探寻中国技术发展水平的蛛丝马迹,然后吃惊地自我拷问:华为成功了吗?美国失败了吗?这是给美国的“一记耳光”吗?

▲近日,彭博社与美国科技咨询机构TechInsight合作,对华为Mate60Pro手机进行了拆机检测,证实该手机使用的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被彭博社称为“无法阻止中国”的证据。

▲近日,彭博社与美国科技咨询机构TechInsight合作,对华为Mate60Pro手机进行了拆机检测,证实该手机使用的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被彭博社称为“无法阻止中国”的证据。

别人拆机,我们心怀坦荡,自然无需挂怀。同时也要看到,这些“逢中必反”派并不能代表全部美国人。近来,美政界、商界、学界不少有识之士努力冲破反华“政治正确”的“寒蝉效应”,不约而同发出了一些相对理性客观的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比拆机更有意义。

1

和平共处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提议以“和平共处”定义新时期中美关系,认为两国保持稳定关系,事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人类福祉,呼吁美国在对外政策中避免过度对抗和冷战思维。

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乔治城大学教授麦艾文指出,美国应尽快稳定对华关系,如果双方对眼前“和好”的机会之窗视而不见,那将是一场悲剧。

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中心主任、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何瑞恩警告,不要总是幻想中国会崩溃,要学会接受中美共存的现实。

近期有港媒评论称,美国商界等力量正牵制美搞“灰色战争”的冲动,推动中美关系进入“灰色和平”,在灰色天空下,争取和平共存。

2

唱衰中国错误论

近日美前财长鲍尔森、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通过《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喊话认为,中国经济并未陷入长期衰退,从上半年经济增长5.5%看,中国正重回可预期快速增长。中国是140多个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全球增长的最大驱动力、亚太地区的经济引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7%,没有理由唱衰中国经济,赌中国经济输为时过早。

而且,中国经济牵动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也将不可避免波及美国,即便从自私角度出发,也不应“乐见”中国遇到麻烦,将中国“经济危机”视为美国机遇是错误的。

3

中国不可替代论

中国美国商会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在2022年遭遇困难和悲观情绪,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14亿消费者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仍持续吸引着绝大部分会员企业。

▲中国美国商会2023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中美关系紧张”仍然是最大商业挑战,双边关系改善对会员企业在华业务增长至关重要。

▲中国美国商会2023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中美关系紧张”仍然是最大商业挑战,双边关系改善对会员企业在华业务增长至关重要。

商会总裁何迈可表示,“就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的规模而言,世界上目前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取代中国。”大多数美商界人士反对拜登政府出台对华投资的行政令。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日前表示,拜登政府为抑制中国半导体制造业发展而实施的出口管制“捆住了(英伟达的)手脚”,如果被剥夺了中国市场,是没有应急措施的,世界上没有另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

奥的斯高管称,中国市场具有唯一、不可替代性,“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4

缓和接触论

基辛格呼吁在当前形势下,无论如何困难,双方都应平等相待,保持接触,试图孤立或隔绝另一方都是不可接受的。美工商界更是热忱期待中美关系缓和,欢迎两国政府近期恢复互动交流,为两国关系注入更多确定性。

美国科技界对政府此前一些阻断中美科技联合研究的做法也有反对之声,不少机构希望恢复和继续与中方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交流。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民主党成员海姆斯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分担心当前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主张重建各层面对华沟通渠道,呼吁美国“换位思考”以避免误判。

参议员桑德斯在《卫报》发文《中美必须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而不是互相争斗》,批评“鹰派”破坏了美中气变合作,呼吁转变思路,合作应对气变符合共同利益。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些理性客观的表达在反华“政治正确”的大气候中难能可贵,但其出现也并非完全偶然。

一是利益驱动。西方人向来信奉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比如特斯拉CEO马斯克、苹果CEO库克、摩根大通CEO戴蒙等商界大佬,在华拥有庞大的商业帝国。要知道“资本用脚投票”,他们当然希望继续深耕中国大市场,反对美策动对华“新冷战”、搞“脱钩断链”。

二是历史驱动。老一代“知华派”“中国通”亲自处理过中国事务,亲眼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比如基辛格装肚子疼、秘密访华,促成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还有些承继了“费正清—傅高义传统”的汉学家,深谙中国文化。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有感情,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对华政策遗产被一些无脑政客糟蹋殆尽。

三是现实驱动。美国为维护霸权“无所不用其极”。无论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还是拜登的“组团围堵”,无论是打“台湾牌”,制造台海紧张,还是打“科技牌”,筑起“小院高墙”,中国都岿然不动,笃定前行。撞南墙撞疼了,才开始反思,认识到遏制中国既击垮不了中国,也无助于解决自身问题,还制造了与盟友的裂痕。既然不具备对华“掀桌子”全面开战的实力,还是回归现实为妙。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2024年大选战鼓擂起,民主、共和两党必将大打“中国牌”,竞相对华示强。到那时,任何理性声音大概率都会被淹没在负面的反华口水中。眼下,我们既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调动中美关系的积极面,也要心中有数,始终保持底线思维。

▲2023年8月,频频打“中国牌”为2024年大选造势的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DeSantis)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是“美国面临的头号威胁”。

▲2023年8月,频频打“中国牌”为2024年大选造势的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DeSantis)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是“美国面临的头号威胁”。

必须明白,正是我们不可阻挡的和平崛起,毫不妥协的坚持斗争,让企图击垮我们的对手看到了中国百折不回的韧性与自强不息的内生动力,打消了他们不切实际的妄想和幻想,迫使他们不得不尊重我们的正当权益并心生敬畏。

这款搭载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的手机,之所以让一些美国精英感到吃惊,说到底是因为他们放不下“傲慢与偏见”,不相信中国靠自己也能造出高端芯片。按照哈佛大学科技政策研究员凯文·克莱曼的说法,美国已经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举措,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起了“外科手术式打击”,竭尽全力破坏中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

然而,就是在美国认为最有把握、打压最疯狂、也是最关键的领域,我们一举实现了突破。《华盛顿邮报》不得不承认,打压和制裁不能阻止中国,反而会刺激中国加倍努力打造出美国技术的替代品。其实他们早该明白,中国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压力越大,动力越强。

▲美国对华理性派说出相当一部分“沉默者”不敢说的话,难能可贵。

▲美国对华理性派说出相当一部分“沉默者”不敢说的话,难能可贵。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往前看,无论正面积极的声音,还是消极负面的抹黑,我们都将从容面对,勇往直前。既然美国不会放弃“竞赢”中国,我们除了迎难而上,战而胜之,别无选择。也只有这样,才会让拆机的行为之外,清醒理智的脑子越来越多,讲真话的人敢于从幕后走向台前。

责任编辑:刘德宾

八桂古代清官廉吏│方佑:刚正不阿 为官清廉 英外相:英国已邀请中国参加11月在英举行的全球人工智能(AI)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