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脱下军装换工装 轰轰烈烈参与三线建设

9月中旬的一个午后,四川绵阳已经有了一丝凉意。记者见到了86岁的徐德成老人,身边还有5位和他认识了68年的老同事。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谈论最多的还是当年从军的故事。

1955年,徐德成、刘明义、杨忠华、陈德全、邱兴同、高广富参军入伍,从绵阳到千里之外的朝鲜坚守“三八线”,参加抗美援朝援建;退役后回到家乡绵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中。

他们穿上军装、拿起钢枪保家卫国,即便“抛头颅、洒热血”也不曾退缩。脱下军装,不变赤诚爱国心,克服一切困难,建厂搞生产,成为国家三线建设一分子。

岁月流转,时光不语,老人们脸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从军经历依旧是老人们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

脱下军装换工装 轰轰烈烈参与三线建设

徐德成

立志报国入伍当兵

86岁的徐德成头发渐白,但目光矍铄,回忆起那段历史他侃侃而谈。

1937年,徐德成出生在绵阳三台县曙光乡。1949年上半年,12岁的徐德成来到三台县城,跟着学做饼子。学徒的日子并不长久,年底三台全县解放,徐德成的人生迎来巨变。

解放后,徐德成回到老家,因为年纪太小,他返回校园,在曙光小学读书。“如果没有解放,我根本不可能再读书。”徐德成回忆说,他幼时读过一段时间私塾,但因为太穷,不得不辍学。“当时家里全年最多收九斗谷子,交三斗公粮,读私塾还要交三斗,剩下的三斗根本无法支持全家人日常生活,我不得不放弃读书。”解放后,读书半学期只交2毛钱,加上爷爷和父亲认为读书才能有出路,徐德成重回学校,才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1955年,徐德成看到贴在村里的招兵公告,萌生了当兵的念头。作为家中长子,起初家人并不同意他当兵,认为他应该继续读书,但17岁的少年郎,已有报国之志,对军队充满了向往,即便家人反对,徐德成还是义无反顾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军人。

坚守“三八”线

绵阳是人口大县、兵员大县。徐德成的家乡绵阳三台县当时有一万多人报名参军,全部合格有8800多人,最终正式入伍2000多人。想起第一天当兵的场景,老人们不禁笑了笑。

“我从曙光镇走路到三台县城,衣服鞋子都是破破烂烂的,全身上下脏兮兮的,脸上的污泥像铜皮一样厚,把征兵的指导员都吓了一跳。当时参军的人大多和我一个情况,都是脏兮兮的。于是指导员安排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个人卫生,去洗澡。整整花了一个星期才收拾干净,随后新兵坐上了车,一路向北行进。”徐德成说刚刚入伍的时候,他们还戴着解放军的胸章,不知道会被安排到哪,走到沈阳苏家屯后,配发志愿军的胸章,这才晓得是要到朝鲜去。

入朝后,几人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徐德成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73师219团2营重机枪副射手,被安排守“三八线”。

“大概有250多公里的战壕需要我们守,为了确保安全,分为守一线、守二线,我负责守二线,一旦发现紧急情况,需要第一时间支援一线,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徐德成说,为了确保安全,每次两个人一班,两个小时轮换。除了坚守“三八线”外,他所在部队还参与朝鲜人民军的营房建设,给当地修桥、修路等。“那时候条件艰苦,一方面要守好三八线,谨防敌人再次入侵;另一方面要参与援建,时间紧,任务重,通常是早上天还没亮就上山采石头,背运石头,用来砌墙,特别累,不过再累再苦,我们都没有任何抱怨,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在朝鲜人民面前展现了中国军人的优秀品质。”

1958年3月,在离开故土50个月后,徐德成回到了祖国,被安排到哈尔滨当了一年兵。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退役军人参与经济建设,徐德成原本可以被安排到大庆油田、玉门油田等单位,考虑到离家远以及不适应北方气候等原因,徐德成最终选择退役回老家。

脱下军装换工装 轰轰烈烈参与三线建设

徐德成为中小学生开展红色宣传

投身三线建设

1959年3月,徐德成转业回到绵阳,投入到三线建设中。他当时被分配到绵阳涪江有线电厂(绵阳灵通电气公司)。刘明义、杨忠华、陈德全、邱兴同、高广富等从朝鲜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们也被分到各个厂里,参与生产建设。

上世纪60年代,在紧张的国际局势下,绵阳被选中成为三线建设专区,跃进路列为建设重点。“绵阳三线建设的主阵地在跃进路,跃进路当时由北向南,全长一公里,宽度约6米左右,是泥土路面。”在徐德成的记忆中,跃进路上条件很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窄到两辆载货汽车错车都很困难,交通十分不便。三线建设初期,“四厂两院”根本没有开建。于是,徐德成脱下军装换工装,和大家开始建厂搞生产。

“建厂条件非常艰苦,我们的口号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职工有的去山上背毛草,有的到绵竹去伐竹,去平武、江油伐木,运回厂区,搭建简易厂房,随后才开始安装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徐德成说,为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各种困难开展生产。大家的誓言是:时想爹,分想妈,不完成军品生产任务,无脸回家见爹妈。

付出终有收获,1966年后,空对地雷达、水上雷达、长途载波机、陆地增音机、海底增音机等军品项目经国家验收,相继投入生产。随后,跃进路开启了高速发展之路,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电子工业一条街。

如今,这群老人早已退休多年,没事的时候就爱在跃进路上走走,看看路边当时栽下的梧桐树,修建的红房子等等,回忆那段火红的岁月。老人们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去当兵,到朝鲜,再到跃进路上,已经大半个世纪了。”

图为老兵徐德成在绵阳跃进路三线记忆馆为滨江路小学学生讲三线建设故事

图为老兵徐德成在绵阳跃进路三线记忆馆为滨江路小学学生讲三线建设故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现在退休了,但还想发挥点余热,所以加入了工区街道党工委组织的红色宣讲团。”徐德成说,他从2021年开始给党员、干部、居民、社区矫正人员讲红色故事、三线建设等内容,通过他的讲述,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老一辈爱国奉献的事迹。

“我一天是兵,永远是兵,只要有需要,我还会继续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相关阅读:
外交部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申请表 新版申请表20日上线 爆雷!有网红被抓,多位明星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