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草如茵的城市公园,到鸟语花香的街道社区,碧绿的生态底色愈发生机勃勃,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扎实推进“绿美延吉”等生态民生工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在延吉市建工街道长生社区,满园的百日红、向日葵竞相开放,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变得花团锦簇。这是以延吉市为试点打造的众多“口袋公园”之一。
坐落于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南门外的“森工园”,仿佛是一方缩影的长白山生态奇境。漫步其中,游人可观赏到栽植黑松、水曲柳等树木,还配有动植物知识介绍板,动物雕塑惟妙惟肖。蜿蜒的木栈道连接各个功能区,木椅和亭阁供人休憩。
城市绿化美化既是生态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推进“绿美延吉”行动同时,当地加快73个老旧小区绿化美化改造,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侵占绿化带、增加配套设施等,科学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用“绿色网”织牢现代化宜居城市。
沿着布尔哈通河和烟集河两岸望去,城市的公共空间与周围的自然山水相得益彰:在生态廊道和滨江广场的亲水平台上,市民可以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而在城市的主干道和入口处,曾经的裸土地变身为葱茏的城市风景线;街头的绿地也经过重新规划,不再局限于单一功能,通过巧妙设计,增加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功能。
生态环境和城市治理不断优化升级,也持续助力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
图们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汪清绿电产业园、安图大沙河抽水蓄能项目……以“绿美延吉”为头阵,延边州一批“绿色项目”蓄势待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近日,飞猪、小猪民宿联合发布《2023年中民宿行业洞察报告》,延边地区民宿订单增速1221.13%,位列全国首位。一座生机盎然、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新兴腾飞。
湖北十堰市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近年来当地投入300多亿元管水治水,开展“十大攻坚”和碧水守护三年行动,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城市雨污分流,库区清漂等护水措施,“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十堰市东部新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是工业园区里100多家企业的“环保管家”,企业污水在这里集中处理,日处理工业污水可达1500吨。经过20余道污水处理工序,排放水质达地表水Ⅳ类标准。
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的菖蒲草下,其实是一座农村微型污水处理站,采用“生物处理+人工湿地”治理工艺,污水处理效果明显提高。
十堰市丹江口成立“小水滴”守水志愿服务总队,镇、村分别成立守水志愿服务中队和小队,定期开展守水志愿服务活动。
十堰丹江口市统筹全市涉水执法单位资源,成立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和14个执法中队。
全面禁捕后,十堰丹江口市聘用300多渔民为护水员,成立“清漂队”,负责库区清理水面漂浮物。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库区,十堰市共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19座,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90.38万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6%。
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救护,9月15日,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乌兰诺尔核心区,将39只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放归自然。
放飞前,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北京林业大学鹤类专家郭玉民团队对39只鸟类的身体状况进行最终评估。
今年5月末,呼伦贝尔市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安分局破获了一起非法盗猎案件,并将查获的幼鸟和鸟卵移交至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救护。救护中心针对不同鹤类的生长需求,制定了专业的救护方案,从笼舍环境、食物搭配、健康监测等多方面开展救护工作。
据介绍,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兰诺尔核心区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选择在此放飞能够提高鸟类回群的成功率。
制片人:李杰
编导:刘瑞娟
记者:宗巍、金津秀、周万鹏、余国庆、李劲峰、宋立崑、叶紫嫣
配音:戴心妍(实习)
统筹:王健、张旭东
片头制作:夏勇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