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军地协作共护营区涉台文物

正义网讯(记者张仁平通讯员许斯影陈石生)“收集测绘数据并拟制图纸规划后,我们将征求家属意愿,对陈季同家族墓开展修缮。”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会同福州军事检察院、鼓楼区文体旅局、属地政府及古建筑研究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前往位于鼓楼区的陈季同家族墓开展实地测绘,积极落实整改方案,确保文物修缮工程按时完成。

据了解,出生于福州的清末外交官陈季同,去世后葬于鼓楼区,与其胞弟等人的墓被合称为陈季同家族墓,现位于某部队营区范围内,属涉台文物,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6月,鼓楼区检察院检察官在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陈季同家族墓未得到有效保护,墓碑字迹模糊,墓碑两边出现裂痕,周边杂草丛生。对此,该院立即与属地行政管理部门及文物所在地政府对接反馈。

“由于陈季同家族墓位于部队营区内,日常出入管护不便,且修缮方案、后续保护以及经费保障等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协调解决。”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7月5日,鼓楼区检察院决定立案办理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及福州军事检察院组成检察官办案组,会同文物所在地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负责人,开展相关走访调查工作。

7月21日,福州市检察院、福州军事检察院和鼓楼区检察院联合举行“陈季同家族墓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听证会。经过深入讨论,听证员一致支持军地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推进文物保护。会后,鼓楼区检察院向相关部门送达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职责,对陈季同家族墓开展保护管理,做好文物活化利用工作;同时全面摸排辖区范围内涉台文物保护情况,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监管。

此后,军地检察机关持续跟进关注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推动涉台文物得到有效保护。7月31日,上述检察机关又组织召开了诉前圆桌会议,围绕陈季同家族墓修缮保护计划、工程进度等进行交流。

“保护好、活化利用好涉台不可移动文物,是助力两岸情感深度融合的有力举措。省市区三级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一起发力,协作履职,让我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担当和决心。”担任听证员的福建省人大代表陈照斌对军地协作共护文物的做法表示认可。

[版面编辑:吴越张雪莹]

相关阅读:
图片新闻|听民声 解难题 【贵阳市观山湖区检察院】建立委员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