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建美好家园 党员必须打头阵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张隽

9月5日一大早,机械的轰鸣声,车辆的鸣笛声,工人的号子声相互交织,武安市前渠村文化广场施工现场紧张且有序。这两天,大伙忙着将清淤后的土石料再利用,建造一座15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

前渠村位于武安市活水乡太行山深处,因前段时间连续降雨,村内河道堵塞、10公里山路断阻、两处漫水桥被冲毁……

“排水管道清理和抢通山路是重建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一个关乎大伙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个关乎大家的钱袋子。”连日来,前渠村党支部书记黄彦雷带领村“两委”干部一直忙碌在防汛重建一线。

“我们前后忙活了25天,排水管道总算通了,心里这块石头落了地。”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考生说。排水管道共有110米长,伴随洪水大量碎石、树枝进入管道,造成600多立方米的堵塞。由于现场无法使用钩机作业,清理工作只能靠人钻入直径约3米的管道内,用推车一车车往外运。

张考生和村干部、党员志愿者20多人第一时间组成突击小分队,每天三班倒昼夜不停工作,共清理出6000车的杂物。“多亏了村干部及时疏通排水管道,洪水才没有漫到家里。”村民张玉林说。

管道清理加班加点,山路整修也在加速。降雨来袭时,山上大量土层被冲刷掉,10公里的山路出现多处大沟。“我们村种着将近3000亩的板栗树,每年销售板栗能为村民带来60多万元收入。十天后板栗开始采摘,乡亲们都从这条山路上山干活,一年的收成就靠这时候了。”黄彦雷告诉记者。

洪水过后,前渠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彦如马上行动,协调两台钩机,带着十几名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上山修路。

“大量土被冲到下游去了,要是就地取土回填,会破坏森林植被,大伙就近从2公里外的河道内挖土,一车车往山上回填,连续干了半个月才修好。”李彦如说。

看着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忙着抢险重建,村民们也自发加入进来。黄彦雷介绍,街道淤泥工程量最大的时候需要清理200余立方米,大家有力的出力,有工具的出工具,不求回报,与村干部一道奋战在一线。

“村党支部必须当好‘领头羊’,和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我们的家园才能建得更美好。”黄彦雷说,下一步村里准备在河道上游建几处拦洪坝,筑起坚实防护网,为老百姓的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阅读:
邱县:幸福生活入画来 我省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