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暴雨突袭 深圳水库今晨泄洪 市三防指挥部提醒市民远离河道

9月7日,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和季风影响,7日傍晚开始,我市龙岗、盐田、罗湖等区出现了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盐田区正坑站3小时累积雨量达235毫米,上述区域部分地段出现内涝积水。深圳市三防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了防汛二级应急响应,要求全市各三防成员单位,立即进入暴雨防御状态,一切以人员安全为核心,各项暴雨防御工作提前到位,确保城市安全。

据悉,全市消防救援支队、武警部队1400多人赶赴全市受灾地区参与抢险救援,积极转移受灾群众。截至8日凌晨零时,全市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除部分地区出现交通拥堵外,深圳整体安全平稳运行。

凌晨零时,连续的降雨让深圳水库水位已接近汛限水位,经市三防指挥部研究决定,于零时15分开始泄洪,流量为70-80立方米/秒。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处处长王常效表示,泄洪流量并不算大,主要是罗湖区、福田区沿深圳河低洼地带受影响,希望市民远离河道,并且不要进行下河捞鱼等活动。

为保障安全,市三防指挥部发布暴雨防御指引,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减少不必要外出,尽量待在室内;若遇险情,请及时报警求援。同时,暂停大型户外活动,停止高空、户外作业,对低洼地段室外供用电设施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注意室外用电安全。此外,行驶车辆尽量绕开积水路段及下沉式立交桥,避免将车辆停放在低洼易涝等危险区域,如遇紧急情况立即弃车逃生。

局部地区24小时雨量或突破500毫米

记者8日凌晨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深圳本轮降雨具有突发性强、短时雨强大、局地“列车效应”明显的特征。最大24小时雨量为377.2毫米(今年最大),最大4小时雨量为302.7毫米(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正坑站),最大1小时雨量为116.8毫米(罗湖区东湖街道梧桐村站),排全市历史第10位、罗湖区历史第1位。最大2小时和3小时滑动雨量分别为195.8毫米和246.8毫米,均出现在盐田区正坑站,破全市历史纪录。

7日18:20,市气象台在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葵涌)、罗湖区、盐田区、大鹏湾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8:35在龙岗区、罗湖区、盐田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9:15在龙岗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9:43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扩展到盐田区,从21:20起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相继扩展到全市(除坪山和大鹏外)。

截至记者8日凌晨发稿时,罗湖、南山、福田、盐田、宝安、光明、龙华、龙岗暴雨红色和其他区域的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中。预计至8日6时仍有100-150毫米降雨,局地200毫米,滑动24小时雨量可能突破500毫米。请广大市民关注最新气象信息,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列车效应

长时间的降水并不是因为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的,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造成同一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的情况。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块铁轨一样,这种情况叫做“列车效应”。

暴雨突袭 深圳水库今晨泄洪 市三防指挥部提醒市民远离河道

《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11月1日起实施

暴雨预警信号生效期间仍然心存侥幸施工作业,最高可罚款三十万元。我市运用特区立法权率先开展的综合性自然灾害防治立法——《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11月1日起实施。

深圳是超大型城市,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台风、暴雨、雷电、洪涝等灾害多发频发,对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通过地方立法系统性构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制度,是积极回应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推进平安深圳建设的有力保障。

为改变我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按灾种由各领域主管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负责的现状,《条例》明确建立市、区、街道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综合协调机制,应急管理部门统筹负责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应对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承担自然灾害防治有关工作。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建立自然灾害防治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决策支撑作用。将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纳入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并加强指导、管理和培训。

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就要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条例》要求定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全面获取自然灾害有关信息,并根据普查结果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治理。在我市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建设项目排水防涝、边坡和挡土墙维护管理、雷电防护、森林防火等领域,《条例》专门规定了相应措施。比如,明确边坡和挡土墙的维护管理单位,要求其建立并实施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违反该规定且逾期未改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条例》明确了自然灾害预警期间应急响应基本措施。比如,暴雨预警信号生效期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预警级别要求,及时停止涉水工程、深基坑、地下空间、高边坡等施工作业,并将相关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否则被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相关阅读:
台媒曝光蔡英文视察乐山雷达站时身后美方人员身份,岛内网民吐槽 市、区政协联合督办提案办理协商会举办 推动深圳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