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监督故事|一份可疑的协议

“这4个项目完工时间均在2023年,为什么要签订长达4年期的采购合同?”日前,北投信创集团纪委定期对采购分项实施常态化监督,抽检某高速公路新能源充电桩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合同资料时发现了异常。

带着疑问,北投信创集团纪委进一步调取了该项目合同有关的立项审批、采购方案、采购结果审批等材料,发现合同签订的范围与审批的采购方案项目范围不一致,存在违规签订合同的问题。

北投信创集团纪委立即组织核查组对职能部门投资经营部以及承担该项目的业务部门相关采购负责人、项目经理等经办人员进行谈话,深入了解情况。

“审定的采购方案是采购该项目的4个高速公路项目的充电桩,且要求完工时间是2023年,但为何签订的却是《2022-2025年充电桩装配采购合作协议》?”面对采购负责人,核查组开门见山指出。

“这份是长期框架采购合同,目前也只在采购方案限定的4个高速公路项目发出了采购订单,因为没有承接到新的项目,所以也没有超范围应用到其他项目。”采购人员企图蒙混过关,避重就轻地解释道。

根据北投信创集团采购制度要求,采用框架采购合同必须通过公开征集方式确定入围供应商,且须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核查组发现该项目合同均未履行上述程序。

“签订《2022-2025年充电桩装配采购合作协议》是否履行框架采购合同的相关程序?”核查组进一步追问道。

“这……这个采购合同没有履行框架协议的相关采购流程和决策流程,只是走常规询价流程……”

在核查组的追问下,面对一个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采购人员向核查组道出了实情:因信创集团自主研发的充电桩控制模块仅与某盛公司生产的充电模块进行了适配,公司充电桩整机装配长期从某盛公司采购,为了减少每次重复采购程序,采购人员便滋生投机取巧思想,利用项目紧急、职能部门审核不严的漏洞,超采购审批范围签订了长期框架采购合同。

2023年5月,北投信创集团纪委负责人对3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围绕该集团在制度执行、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公司投资经营部、业务部门制发纪检建议书,督促加强职工教育管理,限期完成充电桩供应商扩库工作,强化采购过程审批监管,防范廉洁风险。同时,协助公司对采购人员开展集体约谈教育,督促增强廉洁意识。(北投信创集团纪委)

相关阅读:
巡察故事|揪出“油耗子” 百色:多措并举提升审查调查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