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乡村振兴|“老农人”闯兴农路

新华社沈阳9月2日电题:“老农人”闯兴农路

新华社记者武江民

奔走上千公里谈订单,花费4个多月建厂房,51岁的“老农人”吴艳良今年干了件大事,在东兴村建起了一条鲜食玉米生产线。

东兴村所在的辽宁省昌图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玉米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作为东兴村村党总支书记,吴艳良一心想着延长玉米产业链,为乡亲们寻找致富路。

2013年,东兴村在吴艳良的带领下,创办起丰满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通过统一购种、统一耕种、统一销售,村民们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年终可以获得分红,收入明显增加。

昌图县东兴村建起的玉米烘干塔。新华社记者武江民摄

昌图县东兴村建起的玉米烘干塔。新华社记者武江民摄

2022年,合作社尝试种植了300亩鲜食玉米。当年鲜食玉米丰收后,留下的秸秆还能做青储,实现一地双收。等到年末吴艳良一算账,发现与普通玉米相比,鲜食玉米是按穗卖,每亩地能实现增收500元。

“效益是不错,可昌图县种植鲜食玉米有产量,却没有市场,种出的好玉米只能被拉到黑龙江省的企业去卖。”吴艳良再三寻思下,决定建起一个鲜食玉米加工厂。

说干就干!今年年初,吴艳良将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扩至1400亩,奔走多地与外省企业签订合作订单。合作社也与当地政府联合投资一千万元,利用农机库房和粮食仓库,紧锣密鼓地建起加工厂。

八月的黑土地,青纱帐里一个个玉米棒硕大、丰满。在东兴村,一辆辆满载玉米的拖拉机缓缓驶入,一穗穗玉米经过扒皮、切头去尾、高压清洗、蒸煮风干……实现了从农产品到商品的蜕变。

吴艳良在向记者展示加工后的鲜食玉米。新华社记者武江民摄

吴艳良在向记者展示加工后的鲜食玉米。新华社记者武江民摄

目前,这座加工厂一天能加工20万棒玉米。一个多月的采收期,参与采收和加工的120余名村民,人均工资收入达5000元。“老吴能干,我们跟着他,不出村也能有活干,有钱赚。”村民李彦飞说。

走进东兴村,崭新的农机整齐排列,大型烘干塔高大耸立,鲜食玉米加工车间机声隆隆,通过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一穗玉米正在成为村民增产增收的“致富棒”。“明年东兴村准备号召更多村民种植鲜食玉米,将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带动更多人增收。”吴艳良雄心勃勃地说。

阅读下一篇:

相关阅读:
  • 巡察故事│小卖部“乔迁”记

    “我要举报:医院小卖部,私自搭建建筑物经营……”市民张大姐得知东兴市市委巡察组正在某医院开展巡察工作,便通过公示的举报电话反映该问题。“群众举报无小事。”当 ... 2024-02-18
  • 手记│酒局的背后

    “杨某、李某等3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日前,东兴市纪委监委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了一起党员干部酒驾醉驾背后“四风 ... 2024-01-25
  • 监督故事│惯性思维不可取

    日前,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镇某村村委包片干部老李在处分决定宣布现场后悔地说道:“假如我认真做好工作,严格审核把关,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事情要从一次乡村 2024-01-11
  • 防东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防东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2023年12月27日,由中国铁建旗下中铁十六局、中铁建设参建的我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高铁——防城港至东兴铁路(简称防东铁路)正式开... 2024-01-02
  • 走进“电商小镇” 感受中越边贸活力

    “3、2、1,下方链接,抓紧去拍!”熟悉的方式,不一样的场景。位于中越边境广西东兴市的“电商小镇”,目前入驻企业已有20多家,主营产品包括藤制品、木制品,以及坚果 2023-12-12
  • 新华全媒+丨边贸旺 旅游热 产业稳——广西边境口岸城市年中经济观察

    新华全媒+丨边贸旺 旅游热 产业稳——广西边境口岸城市年中经济观察

    新华社南宁7月21日电 题:边贸旺旅游热产业稳——广西边境口岸城市年中经济观察新华社记者黄耀滕、田子骏边境贸易进出口626亿元,... 2023-07-21
七部门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 从供需两端发力 推动汽车行业稳定增长 中央气象台9月2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