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潼南:“家访+帮教”助力不良行为少年及时纠偏

开学前的特殊家访

重庆潼南:“家访+帮教”助力不良行为少年及时纠偏

8月17日,重庆市潼南区检察院检察官们对晓庆进行家访时的情景。

8月17日,重庆市潼南区检察院检察官们对晓庆进行家访时的情景。

“真为你的变化感到高兴,上大学后的路就要自己走了,要继续朝着梦想奋斗!”

“谢谢你们给了我最难忘的‘成人礼’!”

8月17日,重庆市潼南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再次来到晓庆(化名)家“家访”,并为他送上“开学法治第一课”。阳光、自信、懂事,是准大学生晓庆现在的标签。而在几个月前,他还是个叛逆少年。

“我觉得社会上的‘哥们儿’抽烟喝酒很帅气,就经常跟他们一起玩。”检察官第一次注意到晓庆,是在今年1月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的过程中。

2022年4月,晓庆的几个“哥们儿”与他人发生冲突,在街头打了起来,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虽然晓庆在本案中参与度低,不构成犯罪,但检察官在他充满“江湖气”的言辞中,敏锐地发现这个孩子可能有一些不良行为需要及时纠正。

通过走访晓庆的家庭,检察官了解到,晓庆原来是个乖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但自从结交了一些所谓的“哥们儿”之后,思想上便出现了偏差,也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父母以工作忙为由,对晓庆疏于监管,导致孩子差点走上了歪路。

“我知道错了,我还是想考大学,不想让爸爸妈妈失望。”彼时,晓庆在读高三。为了让他以更好的状态“冲刺”高考,检察官对其开展了临界预防,委托专业社工通过法治教育、心理行为矫治纠正他的认知偏差。同时,检察官对晓庆的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晓庆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环境。晓庆慢慢地变回了以前的模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8月,检察官收到了晓庆考上大学的喜讯。欣喜之余,检察官决定在开学前,对晓庆进行最后一次“家访”。

检察官来到晓庆家后,晓庆忙前忙后地为他们倒水,之前的浮躁褪去了,看起来沉稳自信了许多。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高兴地说:“感谢你们在关键时刻拉了这个娃儿一把,他现在懂事多了,暑假还主动去电子厂打工,说是要挣钱补贴家用……”听到父母的夸奖,晓庆害羞地笑了。

看着这一幕,检察官无比欣慰,但也没忘记此次“家访”的另一个目的:再为晓庆上一堂法治课。“如果你的好兄弟和别人发生冲突,在扭打中让你把一旁的水果刀递给他,你会怎么做?”“我不会递给他,应该在一旁劝说。如果不行要及时报警。”“对的,朋友之间有些忙帮不得,否则可能会构成共同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客厅里,一个小方桌,检察官、社工与晓庆及其父母围坐在一起,共同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检察官们针对晓庆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通过以案释法、互动问答等形式,对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常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剖析,提醒晓庆要警惕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等一些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手段,积极向上迎接大学生活。

“听说你马上就要过18岁生日了,祝愿你能不忘初心,在求学路上行稳致远。”法治课结束后,检察官送给晓庆几本精心挑选的书籍,庆祝他经过蜕变长大成人。“上了大学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遇事要冷静,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打电话……”临走前,检察官们一遍遍地叮嘱晓庆。

近年来,潼南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家访+帮教”模式,强化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矫治。通过“家访”,检察官充分掌握未成年人个性特点和家庭情况,针对性开展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心理辅导等帮教工作。今年以来,该院已对43名有不良行为的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帮教矫治,助力“迷途少年”回归正途。

[版面编辑:肖荣]

林定敏:愿做一盏“路灯”,照亮孩子前行 为涉罪少年按下“回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