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荒地回归良田

走在宁明县北江乡北江社区“双高”基地的田间路上,只见一株株甘蔗挺立田间,青葱翠绿、连片成林,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农纪委,这片甘蔗现在长势不错,有望亩产超过8吨,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肯定能超过30万元!”近日,我在回访北江社区撂荒耕地整治工作情况时,正在地里查看甘蔗长势的社区甘蔗联络员黄万青高兴地对我说。

今年2月,北江乡纪委跟进监督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在辖区内开展监督检查,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时,发现北江社区“葫芦底”的“双高”地中间有一块总面积60多亩的耕地常年浸泡在水中,无法耕种农作物。

“这块耕地在很多年前分田到户后,有很多家农户陆陆续续就不种了,时间长了自然就要荒。”我们走访农户时,村民向我们反映。

“现在,这块地最大问题是无法排水。”我们第一时间向乡党委、乡政府反馈,并约谈相关负责人,督促其切实担起责任开展撂荒耕地整治,确保农田排水畅通。在乡纪委的监督推动下,北江社区转变作风,针对排水困难的撂荒症结,积极探讨破解之道,最终与糖厂达成共识,于今年3月初由糖厂投入8万多元开挖排水沟。3月底,被浸泡的耕地基本恢复。

本以为这块撂荒耕地的问题可以就此解决,但新的难题紧跟其后。

“这块耕地长期泡在水里,杂草长得又高又密,工程量可不小。”

“总面积不过60多亩的耕地却分散成150多块,地块小而散,机械入场很不方便。”

“群众积极性不高,根本不愿种植。”

......

在我们再次跟踪监督时,经历了多次动员失败的居委会干部说。

为确保撂荒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我们走耕地、查实情、探民意,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清单式反馈,不断加强跟踪督办,切实发挥纪委监督保障执行作用。最后北江社区初定拟由村集体经济承包,以小变大整合后种植甘蔗,经居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后实施承包。于是在4月中旬,机械开始进场,全程由机械耕种、无人机喷药,经过了数月管理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撂荒耕地问题,我们将持续以有力的跟踪监督推动全乡加大整治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乡村两级责任,督促其履职尽责主动作为,让遗留荒地“回归正业”变良田,切实守护好群众“钱袋子”和“粮袋子”。(宁明县纪委监委)

梧州市举办勤廉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 桂林:深化以案促改 严防“送礼风”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