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风故事︱拴在庄稼地里的爷爷

鸟有巢,人有家。我家平实质朴的家训生长在爷爷贫瘠的土地上,家风在这块“深沉”的土地上打下烙印。爷爷坎坷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历风风雨雨之后的大彻大悟,以血泪为代价凝聚成的深刻警言,通过舐犊之情告诫儿孙。

爷爷生活的那个年代是“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上学更加是稀罕事儿,到了晚年自己的名字认不全,因此爷爷最羡慕读书人。爷爷七岁时,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活命,被迫给邻村人家放牛羊,于是他的一生与庄稼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夏天露水大、蚊虫多,爷爷就把青石板当做天然的床;冬天裹着件破旧棉袄,盖几捆牛草,蜷缩在牛棚的脚落里与牛相伴而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苦难生活都如同磨砺,催发出爷爷行动上和心灵内在无尽的力量。

长大后,爷爷参加村里的整山治领、修建水库,干什么都有板有眼,让村里人服气,钦佩。用爷爷自己的话说,“累身子,却不丢面子”。自家的菜园子,他总是用铁耙镂得“土细如面,平整如镜”。自家的水田地,他挥鞭赶犁,黏糊糊的泥土十分拔脚,爷爷脚上的陈年老茧经常被生硬坚冷的泥土拉出一道道血嘎子,但他没有席地而坐休息。他仍然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和老黄牛一道,缓慢坚定地迈着协调的步调,伴随着沉重悠长的呼吸声,荷锄修葺,酣畅淋漓,似乎在精心打造一桩艺术作品。待太阳落山的时候,爷爷自豪地跟我说:“娃儿,河边那块,拿来种谷子;向阳那片坡下面的旱田,拿来种苞谷……”爷爷的农事活儿,永远做得那般严谨细致,仔细认真。

记忆中,爷爷没有跟我讲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只是告诉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朴实的道理。记得小学三年级,我的同桌玲子,玲子带来了一支锃亮锃亮,笔盖刻着龙纹的中华牌钢笔。顿时,我的眼神一溜烟像磁铁一样被吸引了,难为情地跟玲子说:“能否借来写一个字?”玲子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说道:“这笔贵着捏,不小心写坏了,你赔不起!”看着躺在她铅笔盒里的钢笔,我再也没有认真听课的心思,满脑子想把钢笔占为己有。趁着下课的间隙,我伸出颤抖的手,打开玲子的笔盒,拿出心仪的钢笔,藏在了最底层的破旧棉衣袋里。我攒着钢笔假装若无其事地跟同学们玩着鸡毛毯子、跳绳。待上课时,玲子发现钢笔不见了,便报告了老师。这时,班上同学怀疑的目光齐刷刷地凝聚在我身上,有些同学还在窃窃私语地说:“小偷!”当时,我怔住了。于是,趁着放学大家慌忙收拾书包的间隙,我故意将钢笔掉在了桌子脚下。玲子如获至宝地把钢笔捡起来,再一次放进了笔盒。虽然玲子找回了钢笔,但是同学们心中的疑虑并没有消除,异样的目光更加犀利,直扎我心窝。

从此,我便有辍学的念头。爷爷知道此事后,找到我语重心长地说:“娃儿,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但无论如何要活得正,站得直,人活一辈子就是为了争口气,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处事!”爷爷的这几句话很直白,很实在,也很深刻,很精辟,可称得上至理名言。

从此以后,爷爷把我想辍学的念想变成了勒紧裤腰带也要给我吃好的、买好的学习用品的强烈愿望。他经常到离村里十几里路远的集市给我买回一些新鲜稀奇的学习用品,让我分享给同班同学。与此同时,我谨记着爷爷的话,努力学习,清白做人,成了班上最受欢迎的同学之一,还担任了班长。

爷爷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农民,一辈子拴在庄稼地里,但他用特殊的言传身教的家风和爱融合在一起教导我,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在爷爷的潜移默化下,我考上了师范学院,在乡村小学当了一名英语教师。2009年,我再次参加考试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我成了爷爷眼里的“文化人”。如今,我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直谨记爷爷的谆谆教诲,以好读书乐读书为安身立命之本,与书为伴钻研新知识,开阔新眼界;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处事原则,诚实清白做人,行稳致远地走好人生每一步,传承爷爷留下来的好家风。(桂林市纪委监委)

桂林:深化以案促改 严防“送礼风”抬头 新疆值得向全世界推荐——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新疆行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