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樊九平:群众的事,最要紧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甘泉县桥镇村党支部书记樊九平——

群众的事,最要紧

樊九平代表(左)在甘泉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群众答疑解惑。

樊九平代表(左)在甘泉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群众答疑解惑。

为了在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经深入沟通,6月26日,陕西省甘泉县检察院挂牌成立“樊九平工作室”,我倍感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愿与检察官一同利用自身优势,帮助群众解决实事难事。

“樊九平工作室”的设立是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是甘泉县检察院立足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检察工作助力基层治理的新尝试。

工作室成立后,我们借助“线下进综治中心、线上进城乡社区”方式,通过“线上云平台+线下办公室”联动,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检察工作,在办案中同步开展释法说理,把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推动案结事了人和。

7月的一天,李某因门前修路问题与邻居孙某产生矛盾。多次协商无果,两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变成剑拔弩张的“仇人”。得到信息后,我利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视频接访专线,“面对面”为他们答疑解惑、调解矛盾。

调解不是简单的“息事宁人”,而是要找准矛盾的症结,解开群众的心结。调解开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随后我了解到,问题的症结不在“你多我少”上,而是因为此前两家人就因为琐事有了积怨,都想在修路问题上“出一口气”。

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给他们讲了一段“六尺巷”的历史典故,然后告诉他们,邻里之间因为这点小事“对簿公堂”很不划算,也会成为村里的笑话。一番苦口婆心的说理,最终李某和孙某答应“各让一步”,共同修好门前道路,两人由当初的“面红耳赤”,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我多年从事基层调解工作,发现农村有许多刑事案件都是因民间纠纷处理不当引发的,我们应该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高质效办好涉农民生案件,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助力平安乡村建设。

近年来,甘泉县检察院紧密结合实际,加大未检工作力度,坚持办案、帮教、救助、预防于一体,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2年8月,未成年人白某、张某找到另一名未满14周岁的孩子,3次入室抢劫某年迈独居的聋哑残疾老人200余元。

我认为,小孩子偶尔会误入歧途,只要用心挽救、措施得力,可促其“弃恶向善”。起初见到3个孩子时,他们内心抵触,根本不配合,也不愿吐露心声,整个交流过程有些艰难。我就从了解其家庭情况、成长史、生活环境入手,逐渐打开他们的心扉。

随后,我和检察官将3个孩子纳入“甘心‘未’你‘护航计划’”,列入观护对象,我与未检检察官、心理咨询师定期进行走访,建档跟踪,一道反复做教育感化工作,最终3名涉案未成年人自愿认罪认罚,回归正途。

工作中,我们不能“就案说案”,而要思考案件背后的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甘泉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在教育、感化、挽救罪错未成年人方面付出大量心血,履职是有温度的,我希望检察机关继续携手各方把未成年人保护这项“朝阳事业”做得更好!

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全力以赴,既为群众解“法结”,又解“心结”,一个个矛盾迎刃而解,一件件案件法理相融,共化解纠纷11件,疏导教育13人次。

全国人大代表,是个光荣的称谓,肩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履职以来,通过参加公开听证会、与检察官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检察职能。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更重责任和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我希望检察机关适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抓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工作,进一步利用公开听证、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为民办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组织信任,一头牵着群众期望。今后,我将继续与检察官并肩携手,不断探索开展释法说理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田间地头,同时不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共同为群众解决实事难事。

(整理:通讯员周润霞)

[版面编辑:周蔚]

相关阅读:
河南泌阳:面对面听取代表建议 四川金堂:回应代表关切,助推电竞酒店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