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生态环境加速恢复 第一批国家公园交出亮眼的绿色“成绩单”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国家公园建设是“国之大者”,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标志性工程。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如今,首批国家公园已交出亮眼的绿色“成绩单”。

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生物链更稳定

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

三江源国家公园已经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目前,林草覆盖率已经达到74%以上,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7万多只。

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成立了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并打通了13个大熊猫区域的种群生态廊道。

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生态环境加速恢复 第一批国家公园交出亮眼的绿色“成绩单”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和东北豹这两个重点保护物种的数量稳定增长,虎豹幼崽的成活率从公园成立前的33%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也明显提升,多年难得一见的丹顶鹤、东北小鲵等物种频频出现。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成倍增长,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物链更加稳定。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注重加强雨林生境的保护修复,设立了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统筹保护和发展,特别是实现了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发展格局。

不断发现新物种持续保护濒危物种

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生态环境加速恢复 第一批国家公园交出亮眼的绿色“成绩单”

自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发现24个新物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其中鸟类达430种,全国近1/4的鸟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是中国特有鸟种,由于自然繁殖能力极低、天敌危害严重、栖息地缩小等原因,黄腹角雉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处于濒危状态。武夷山国家公园封山保护以后,黄腹角雉在此繁衍生息。目前,总计4000多只黄腹角雉在福建就有1000多只。

藏酋猴和黄腹角雉一样,是我国的特有种,它的脸型和人非常相近,是亚洲体型最大的猕猴,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今,一线天景区的藏酋猴群已逐渐发展壮大。

生态环境加速恢复

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生态环境加速恢复 第一批国家公园交出亮眼的绿色“成绩单”

辽河口是我国最北端的河口湿地,这里以芦苇群落、翅碱蓬群落为代表的湿地植被广泛分布,形成了我国沿海最大的芦苇荡和最美的红海滩。国家公园管理局同意开展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以来,各项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国家公园创建区内围海养殖设施全部拆除,恢复湿地8.59万亩,恢复自然岸线17.6公里。

辽河口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7万公顷,不但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关键区域,每年在此迁徙、停歇的候鸟达数百万只以上,还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全球8个繁殖地中最南端的一处,在此繁殖的斑海豹超过200只。

时间表路线图已定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福祉

2022年底,《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明确了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方案》中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其中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和2.9万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通过国家公园的建设,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都被保护起来,这将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通过国家公园建设,充分体现社区的共建共享,将惠及28个省400多个县,形成56个民族共绘国家公园美丽画卷,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福祉的宏大格局。

相关阅读: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干部冲在前 防汛一线显担当 我国夏粮旺季收购进度已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