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国最新对华投资限制令,意欲何为?

美国最新对华投资限制令,意欲何为?

图/图虫创意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国企业对华关键技术行业进行新投资,再次引发全球对中美对抗升级的忧虑。

这项名为《关于解决美国对受关注国家的特定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投资的行政令》重点关注美国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公司向特定国家的军事和军民两用部门的技术投资能力,并授权美国财政部审查美国投资者的特定对外投资活动。该命令所谓的特定国家主要是针对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在现阶段拟针对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特定领域加强审查,并在与美企协调后于明年付诸实施。

美方此举意在发出明确政治信号,引导投资远离中国,加剧对华“脱钩断链”。综合多家市场机构分析报告,美对华关键技术投资限制行政令的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影响加剧。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美对华多项制裁压制举措已经影响到贸易和投资领域。据中信建投援引商务部数据,2023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实际投资25.9亿美元,同比下降31.1%;此外,其援引的瑞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美国对华投资中有近60%集中在消费品、金融服务、房地产等行业,高科技行业占比不足10%,对美政策预期早已引导资本远离高科技领域。

美对华投资限制行政令再次以国家安全为名,行去中国化、逆全球化之实。美方将经济贸易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不仅背离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而且扰乱了国际经济秩序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损害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工商界利益。今年7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期间,尽管中方多次重申对相关问题的关切,拜登政府依旧出台了该项行政令,并以此为其2024年大选铺路。拜登政府刻意在国会与商界之间协调,尽管没有涉及相关二级市场、生物技术与新能源等领域,但长期看这不过是为了平衡短期利益的“缓兵之计”。

针对拜登政府的投资限制令,中国政府或将有一系列应对措施。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24条措施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中国政府坚定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欢迎国际投资者开拓中国市场。

中美博弈具有结构性和长期性特征,对此,中方战略高层抱有高度清醒之态度。目前,如何赢得战略主动并保持长期战略优势乃是中美博弈关键中的关键,其中高科技竞争又是最重要之制高点。这主要因为在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诸多支柱之中,无论是军事、工业、金融,还是文化软实力,其最强项还是在于科技创新的全球领先优势。美国科技领先优势既是自1930年代以来欧洲学术与科技中心向美国转移的结果,又是美国经济乃至综合国力能够在世界经济长周期波动中保持韧性的根本所在。

中美高科技竞争的关键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制度较量:科技研发体制、高等教育体制以及资本市场体制。在美国国内一些反对全球化、主张对华强硬的保守主义势力看来,中国工业与科技实力的大规模崛起乃是受惠于中国主动拥抱全球化和市场化,并在数十年中向西方发达经济体全面学习的结果,中国因而建立起了最为接近西方的科技研发体制、高等教育体制和资本市场体制。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一份关于中美科技竞争战略的智库报告指出,美国要在高科技领域战胜中国就必须如同此前战胜苏联与纳粹德国一样,让中国远离西方,即所谓在战略上让苏联变回“苏联”、让德国变回“德国”、让中国变回“中国”。这份报告提醒包括中国在内的支持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国家,要对美国国内保守主义势力及其所渲染的长期战略遏制保持高度清醒的理性态度,必须极力避免中美走向“新冷战”。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那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中美高科技竞争是长期持续的制度较量。大国兴衰成败的根本还是制度创新能力的高低。谁能够建立一个吸纳世界英才,建立一个真正能够鼓励原始创新、颠覆创新、持续创新的全球研发与市场制度,谁就能够成为下一次科技革命的世界创新中心,谁就能够赢得战略竞争的主动权。在这方面,考验的不只是一国的雄心壮志,还有其决策层与民众在意志力上的坚韧以及在行动力上的理性务实作风。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保持谦虚、勤奋、开放的精神才是民族自信的内核。在这种精神的加持下,中国必须全力以赴在可期待的未来建立起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富有创新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的科技研发体制、高等教育体制以及能够支撑巨量投入和检验科技应用水平的高效的资本市场体制,以应对美方的遏华战略。

责任编辑:薄晓舟

相关阅读:
“小小法治宣讲员”的生态研学之旅 江苏推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