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护好退耕还草地防治荒漠化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通讯员阿地雅)“紫花苜蓿虽然比普通牧草贵,可长势更好,退耕还草项目不仅防治了荒漠化,也增加了收入……”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检察院检察人员同法院执行局法官、公益守护人、“益心为公”志愿者,对发生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内的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事后监督走访时,该案侵权人齐某某表示,一定履行好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的判决内容,积极培育适合乌拉盖特点的多年生牧草,更好地改善这块草场。

曾经的齐某某根本不关心土地的荒漠化问题。2015年至2020年期间,他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擅自将自己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内的退耕还草地,以耕地名义承包给他人开垦种植农作物。当地自然资源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林草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案件线索并向公安机关移交。经鉴定,被非法开垦的草原达2000余亩,造成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高达377万余元。

案件被移送到乌拉盖管理区检察院后,该院于2021年11月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刑事部分建议判处齐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2万元;民事公益诉讼部分请求判令齐某某赔偿自2015年至2020年期间涉案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377万余元(一次性现金支付10万元;其余部分自2022年开始以植被恢复、劳务代偿、参与环境宣传教育等替代性修复方式进行赔付,每年投入生态修复资金等费用不得少于50万元,至上述费用全部折抵完毕)。

2021年12月29日,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检察院的全部诉讼请求,齐某某当庭表示服判。2022年,检察官跟进监督了解到,齐某某通过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方式履行判决义务,投入生态修复资金、人力成本等各项费用共计66.69万元,已通过验收。2023年,齐某某提交了《2023年度植被恢复方案》,检察院正在持续跟进中。2023年5月,检察官邀请公益守护人胡努斯吐(系蒙草贺斯格乌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科研人员)来到现场,针对齐某某补植复绿情况进行专业指导。

8月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走访组一行发现,案涉地上紫花苜蓿长势喜人。据悉,乌拉盖管理区检察院注重将“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模式及理念贯穿办案全过程,坚持“谁破坏、谁修复;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督促案件当事人落实好生态修复方案,巩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成果。2021年以来,该院依法督促恢复草原5000余亩。

[版面编辑:肖荣]

相关阅读:
解疑释惑“面对面” 消失的“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