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借缅甸语专业炒作电信诈骗,无聊又低级

▲网传视频截图。

▲网传视频截图。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内容为经过P图后的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并配文“已经拿到缅甸语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了”,引起网友热议。评论区不少人调侃“答应我毕了业之后不要给我打电话哦”,调侃其将从事电信诈骗活动。话题#当你被缅甸语专业录取#也登上微博热搜。

然而,这名网友所谓拿到录取通知书,不过是不折不扣的恶搞。8月14日,@广西外国语学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帖子是将该校录取通知书中的学生姓名和录取专业处进行了P图修改,所述内容均为捏造,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众所周知,近期“缅北诈骗”引发国人强烈关注。暗将“缅甸语”专业和“缅北诈骗”相关联,故意刺激公众观感,非常无聊且低级。

据报道,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工作人员澄清称,P图后录取通知书中学生姓名“蒙绍奇”,在该校今年本科录取数据当中并未查询到;缅甸语招生也并没有中外合作办学方向。

“蒙绍奇”令人想起“蒙太奇”“贾雨村”之类的意象,始作俑者摆明了是“逗你玩儿”。针对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戏谑和恶搞,并不鲜见,但拿“缅甸语”专业搞事,更透着别样的无知和无聊,性质更为恶劣。

缅甸语本为高校一正常的学科。可经此恶搞,这个培养缅甸语方面人才的专业被污名化,若真被不明真相者联想为替诈骗犯罪培养潜在“人才”,则将对该校、该专业及学生声誉产生影响。

此外,缅北电诈本是一个沉重话题。媒体报道显示,当前,一些受骗者依然被困缅北,境况十分糟糕。在这个时候拿“缅甸语专业”搞事,无疑是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会加重社会的焦虑情绪,是一种相当轻佻的行为。

在打击电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心声的情况下,某些人不是帮助打击电信诈骗,而是制造杂音、混淆视听,给打击电诈事务添乱,实在不可理喻。

由于相关话题的关注度极高,虚假信息很容易爆炸性传播,在一种娱乐化的调侃中,这也会消解打击电信诈骗话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常有人为了追求所谓轰动效应,不惜歪曲事实,罔顾共识,以恶搞、造假博流量,还自以为高明、风趣,这样的行为令人不齿。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成名获利的路径固然有千万条,但唯独不可走搬弄是非、造谣生事这一条。

对于该网友的P图、恶搞,广西外国语学院已经报警,并发布了声明,这并非小题大做。对于恶搞和造谣,必须寸步不让。面对谣言和恶搞,不仅需要高校及时作出反制,还需要警方等部门及时跟进、调查处置,让肆意妄为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撰稿/伍里川(媒体人)

编辑/刘天红

责任编辑:陈琰SN225

相关阅读:
高温下,那些奋战一线的“劳动剪影” 澳门位居内地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首位 占比超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