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作者曾燕
见到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丁海时,他正忙着灾后公共卫生相关工作,一会儿用可对外的无线电手台接收消息指令,一会儿用对内的对讲机安排中心工作,不时还要接收三部手机四个号码打来的电话。这是丁海近期一贯的工作状态。
受暴雨及山洪影响,河北镇群众家中进水,许多受灾群众无处安身。丁海主动担当,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群众转移安置,第一时间敞开大门,将近200名群众转移到地势较高的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食宿和医疗服务,就像洪水中的一叶“生命之舟”,稳稳接住了周边随波惶惶摇摆的村民。
100多件工作服成为村民的“保暖衣”
大雨来得突然,很多村民转移到医院时浑身湿透。在看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惊慌和寒雨冷颤连连时,丁海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组织医护为其脱下湿衣后抬上床、盖上被子,又将中心储备的100多套工作服迅速分发下去,避免群众受寒感冒。
为有针对性地服务好受灾群众,他安排“将失能人员及老年人转移至病房,其他群众到所有能使用的房间和楼道,按照医院布局分小组划定责任区,为居民提供医疗和生活救助。”
同时迅速调整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将在岗45名职工分配到院内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后勤物资保障组、转移安置人员服务组、120专班等十个小组中,24小时在岗待命。
夜幕降临,河北镇内陷入一片黑暗,处在地势高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灯火点点,宛若一座灯塔巍然屹立在暴雨汪洋之中。
2名蓝天救援队溺水队员被救治
31日上午,两名在班各庄大桥开展抢险救灾行动中落水的蓝天救援队队员成功自救上岸,并被送到邻近的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丁海立刻安排人员为二人医治,并拿出院内唯一的无线电台供他们联系救援队。
在两名队员归队时,为防意外,丁海把珍贵的无线电台交予他们,但几天后,这个无线电台又被蓝天救援队辗转送了回来。
31日当天,6名执行任务的消防官兵因车被泡无法前行,也在此得到妥善安置。
此后,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成为了河北镇政府、北京城建集团临时指挥部的所在地,以及联通、移动通讯保障人员的临时住所。一时间,医院安置人员饱和,储备物资告急,自备发电机柴油即将耗尽。
丁海心急如焚,一方面,在部分道路通行后,他积极联系区内企业协调物资;一方面,柴油不够用,他就去找附近的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借,养护集团则从自己的铲车、挖掘机里抽油,勉强支撑了一天,后又安排两名副院长到群众家中购买柴油,供发电机使用。食堂人手不够,他排除万难增派6人,大家从早忙到晚,不停歇地准备400多人的饭菜。“只要能提供的我们一定都提供,必须让大家有口热乎饭。”丁海说。
中心的门诊急救工作也丝毫没有放松,29日以来,医院门诊救治病人227人次、急救14人次、病房收治病人39人。4个社区站坚持24小时值守,即使失联,各站通过与村联动,依然保障了村民的用药需求。
8月2日洪水减退,受灾人员被转移至河北镇避险转移安置点,丁海派驻专业医护人员进驻安置点,为367名群众提供24小时医疗及心理疏导等服务。与此同时,20余名具备通行条件的职工在道路刚刚恢复、路况不明的情况下,自发返岗加入各小组,迅速开展工作,缓解医院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
20多位“信鸽”带着希望起飞
在此之前,河北镇成立了“信鸽”联络组,安排20多名工作人员早出晚归、上下通联,收集各村民生诉求、送去物资保障。丁海借助这一优势,组织开展19个村3个社区的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及儿童、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数据摸排,进行重点关注;又制作药品需求表格,让“信鸽”带去村里统计需求、进行针对性供药。
家庭医生团队也以巡诊方式为村民送医送药和健康宣教,对乡医、村卫生室摸底调查,为具备开诊能力的村卫生室送药,服务周边百姓。
“前一阶段的救助救治工作暂告一段落,开始向救治和防疫转变。”丁海主动向前一步,组织开展辖区内饮用水资源调查,制定《河北镇洪涝灾害预防性消毒技术性指导工作方案》,配合区卫健委调配消毒物资,做好区域消杀、药品储备及疾病监测。“我们现在储备了1500人份的肠道用药,但为了做好周边乡镇的药品保障,准备再加3000人份。”
其实,2012年“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发生时,在十渡卫生院任院长的丁海就曾敞开了卫生院大门,让217名被困群众有了容身之所。
今年四月,丁海刚做完双腿半月板手术,扔掉拐杖不足两周。但因为这几天坚守岗位,每天几万步的行走实在吃不消,他不得已再次拾起了拐杖。
“灾难无情人有情,遇到这样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这样做,大灾当前,我们不能退缩,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这点事儿不值一提。”丁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