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召开发布会通报防汛救灾情况: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

今天(9日)上午,北京市召开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在发布会上表示: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从气象监测数据上看,单站降雨量破历史极值,昌平区王家园水库降雨达到745毫米,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记录到了更高极值,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有3个点位,700毫米以上的有51个点位。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331毫米,83小时内降雨是常年年均降雨量的60%。门头沟区平均538.1毫米,房山区平均598.7毫米。降雨导致的洪水来势快、量级大、峰值高。永定河流域卢沟桥最大洪峰流量是1925年以来的最高值,从1000立方米/秒上涨到峰值4650立方米/秒仅2个小时。大清河流域漫水桥站最大洪峰流量5300立方米/秒,是有实测资料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拒马河流域张坊站最大洪峰流量6200立方米/秒,位列有实测资料以来历史第二位。

(总台记者王胜东尹一男)

更多报道:截至8月8日24时北京全市因灾死亡33人(央视新闻)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在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的房屋达到了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目前这些灾害损失仍是阶段性的数据,造成的财产损失还在持续统计中。让我们感到特别痛心的是,截至8月8日24时,全市因灾死亡33人,主要由洪水冲淹、冲塌房屋等原因造成,因抢险救援牺牲5人,还有18人失踪,其中包括一名抢险救灾人员。在此我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因公牺牲同志和不幸遇难者表示沉重的哀悼,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我提议大家起立,为遇难人员默哀。

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为遇难人员默哀!

北京全市累计转移群众8.2万余人,全部村已恢复供电(北京日报)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北京召开发布会通报防汛救灾情况: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一刻不停“抢险、抢修、抢通”,全力做好“四通一保”、伤员救治、群众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

快速抢通道路。全市投入3400余人、2400台(套)机械设备,经过两天艰苦奋战,8月4日108、109国道全线抢通。8月7日,256个断路村全部具备应急通车条件。

快速恢复通电。全市投入2400余人、105台发电车、427台发电机的抢修力量,8月4日恢复16个小区供电。截至8月8日18时,除异地安置的9个村外,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快速恢复通水。全市紧急调配专业力量700余人和应急供水车70余辆,全面完成房山良乡、门头沟城子2个主力水厂抢修,有效保障区域供水。截至8月8日18时,通过管网抢修、安装净水设备、提供应急水车等方式,除异地安置的5个村外,全部村已恢复供水。

快速恢复通讯。全市采取基础修复和应急措施恢复通信,8月4日打通了最后一个失联村应急通讯。截至8月8日18时,342个村全部恢复通信。

多措并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截至8月8日18时,全市累计转移群众8.2万余人,利用村委会、学校、体育馆、保障性住房等场所,集中安置受灾群众。我们为集中安置的受灾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基本生活物资,配备了医护人员和相关药品,并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

加大物资保障力度。全市调拨送达各类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14类84万余件;调配直升机64架次、无人机66架次,累计投送食品、水、药品等各类物资约26吨,基本解决受灾严重地区物资短缺问题。

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做好灾后防疫。全市派出242人组成的医疗工作组分赴重点区,转运伤病员3000余人次,协调48名专家指导和支援重点区医疗救治。及早启动灾后防疫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严格受灾地区水质监测和消毒,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北京罕见特大暴雨造成西部山区损失重大(北京日报)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灾害,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接报地质灾害369起,是多年平均数量的10.5倍。特大暴雨对山区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水利工程方面,110余条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280余公里河道堤防损毁;4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16座水闸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水务设施方面,20座城乡供水厂、264座农村供水站、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36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停运或受到影响,1980余公里供水管线、2140余公里排水管线受损,全市507个村供水受到影响。电力设施方面,70条10千伏供电线路、1812个台区、9600余处配电设备受损,造成273个村和16个小区断电。通信设施方面,3188个基站、1367个铁塔、3146公里杆路受到损毁,造成342个村通信中断。交通设施方面,县级以上公路受损93条段,乡村公路受损840条段,256个村交通中断。

北京明确灾后重建思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北京日报)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表示,接下来,全市将统筹规划,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的思路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年基本恢复”,就是要经过一年左右时间攻坚,基本修复影响防洪的水毁水利设施,完成损毁房屋修缮加固和农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科学选定集中安置点位,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保障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让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年全面提升”,就是要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受灾地区发展能力明显改善,为群众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长远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长远、整体规划,优化受灾地区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市上下将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恢复建设和能力提升,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科学谋划、尽快启动灾后重建,千方百计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让群众拥有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宜居的新家园。

目前,本市已对水务、交通、电力、通信等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需求进行系统摸排,制定了恢复重建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资金保障方案,按照突出重点、保障应急、远近结合的原则,明确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推动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实施。

北京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大石河、拒马河断面洪量是“7·21”的9倍和4倍(北京日报)

北京召开发布会通报防汛救灾情况: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本次特大暴雨极端性强、累计雨量大,引发特大洪水。

从气象监测数据上看,单站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昌平区王家园水库降雨745毫米,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记录到了更高极值,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有3个点位,700毫米以上的达51个点位。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83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特大暴雨落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其中,门头沟区平均538毫米,房山区平均599毫米。

特大暴雨导致全市主要河流洪水来势快、量级大、峰值高。永定河卢沟桥站洪峰流量仅2小时就从1000立方米/秒上升为峰值4650立方米/秒,是1925年以来的最大洪峰。大石河漫水桥站最大洪峰流量5300立方米/秒,是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记录;拒马河张坊站最大洪峰流量6200立方米/秒,是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二高记录;上述两河断面洪量分别相当于2012年“7·21”强降雨的9倍和4倍。

暴雨致门头沟31万余人受灾,约占全区人口77%(北京日报)

北京召开发布会通报防汛救灾情况: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

门头沟区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7月29日以来的这场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使门头沟区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破坏程度最强、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

初步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31万人,约占全区人口77%;房屋倒损8418间、严重损坏26493间;城乡道路、电力、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大量损毁;全区有40个村需要重建,例如大家熟悉的潭柘寺镇,有47%的村全面受灾,王平镇16个村、4个社区全部受灾,其中11个村需要重建。此次洪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1个区级、26个镇村安置点,门头沟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门头沟区山区地质地貌复杂、采空区多,加之遭受连续强降雨导致土壤自重增加,目前仍处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发期,“当前,我们正在专业部门和专家支持下,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摸排和无人机勘探。”

同时,为防止疫病发生,门头沟区发布了《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疫指引》,并深入开展饮用水应急监测、传染病防控和消杀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健康。

喻华锋说,道路中断时,在陆航、警航直升机协助下,全区向22个受灾严重点位空投生活物资和药品,并将山区10名危重症患者和伤病员空运至城区救治。“随着救援通道逐步打通,我们同步调配应急救灾物资328吨,送到群众手中。同时,设置1个区级、26个镇村安置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责任编辑:张玉

武汉地铁通报“12号线兴业路站基坑渗漏水”:已封堵,周边建筑安全 持续调拨救灾物资 河北受灾地区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