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有云:‘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黄帝内经》中提出‘治未病’的观念,强调‘上医治未病’......”武宣县中医协会2023年第三期培训班上,老中医李教授正在讲授我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及现实意义,在疾患未起时就消除它,在疾患未成重症时就治愈它,在疾患到来之前就加以预防。作为县中医院纪委书记的我在台下听得饶有兴致。抓前端、治未病,是中国人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也是找准病根、扶正祛邪的“上工之术”。
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功能如此,纪检监察机构的原则及职能也如此。
“放纵贪欲作祟的过程就像是温水煮青蛙,如果当初能有人给我当头棒喝,或许就不会一步步踏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了......”当我旁听了县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邱利忠涉嫌受贿罪案件的公开庭审后,被告人邱利忠的声声忏悔还萦绕耳际。从第一次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提供帮助到收受巨额好处费,从小问题演变成大祸患直到无可救药,每一个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样也在给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敲响警钟,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仍然存在盲区和漏洞,要在监督中关口前移,在执纪执法中抓早抓小,在成效上治病救人,成为“治未病”的“上医”,时刻保持挺纪在前。
“医德医风和医术同样重要,作为领导要带头抓好自身和管理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范,时刻绷紧廉洁规范从医这根弦。”任职以来,每逢重要的节日节点我都要和班子成员及各科室主任强调同样的话语,可有些医生对于谈话却不太理解:“方书记,这样的提醒谈话不就是走个形式而已嘛,用不着每次都谈。”
“你们给患者看病讲究未病先防,我的提醒谈话也是未病先防,目的都是不生大病、不走歪路的嘛。”我给他们解释道,廉政谈话不仅是打预防针、敲警示钟,还是帮助他们找到纪律的红线、把准规矩的底线、掌握办事的分寸,始终保持“人在纪中,纪在心中”的最佳状态。
中医“治未病”理论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其中“既病防变”为重中之重。在近期开展的医疗物资采购领域督查工作中,找出存在的廉洁风险问题并及时“干预治疗”,是我最主要的任务。
“内三科虽然是年内才新开设的科室,但设备采购怎么可以不按照流程?”督查中发现医院内三科预备采购的红光治疗仪、中央遥测等设备未在年度采购计划内,报备审批等程序也不完善,其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我随即约谈了医疗装备科负责人并当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因为新开科室的采购错过了计划上报时间,就想着先通过政府临时资金采购,之后再完善相关的材料,这样能省点事。”医疗装备科负责人在谈话中解释道。了解缘由后我立即叫停了采购,要求医疗装备科严格按照采购按照流程开展整改,并对该科室全体人员进行了约谈提醒。医疗物资采购是廉政风险防范重点,宁可“小病”早治,也不能坐等“小病”演变成“重疾”。
“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老中医李教授的授课接近尾声,但纪检监察“治未病”的征程还任重道远。结合清廉医院建设,我院开出“扶正祛邪、益气固表、活血化瘀、调和阴阳、清热解毒”五剂具有中医特色的清廉处方,在筑牢思想之基、扎紧制度笼子、强化警示教育、加强监督覆盖、改进医德医风方面做好全面深化清廉医院建设大文章,“全链条”发力织密清廉医院建设监督网。
“监督执纪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课毕,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新时代、新征程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更好地对廉政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前发现隐患苗头,成为善治“未病”的“上医”,方能“气不虚、病不侵”,行稳致远。(武宣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