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写:通路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题:特写:通路

新华社记者刘艺、李晓明

洪水漫漫,希望之路在何方?

河北涿州,靖雅学校安置点,建筑一层被洪水淹没,临时安置在这里的1000余名村民只能到二层以上集中,等待救援。

“积水最深处有5米左右,水流速度约15米每秒,里面夹杂着树枝、石块,救援难度很大。”8月3日凌晨,承德军分区指挥员刘卫平实地勘察情况后忧心忡忡,如何打通一条既快速又安全的救援通路?

经过研判,刘卫平带领官兵、民兵,先利用高位铲车牵引冲锋舟至学校门口,再驾驶冲锋舟抵近学校建筑转移被困村民,最后以专业车辆接驳将村民转运至安全地带。

在复杂条件下,他们不眠不休接替救援,与各方力量一起将被困村民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有通路,就有希望。

暴雨过后,通往北京房山区杨林水村的道路出现严重塌方。更糟的是,电力中断、通讯信号中断,杨林水村沦为“孤岛”。

8月3日上午,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奉命派出侦察组向包括杨林水村在内的3个失联村庄挺进。攀登近乎垂直的崖壁、穿过水流湍急的深沟,官兵抵达杨林水村才了解到,一名13岁的女孩在山洪来临时受伤,双腿、右臂均已失去知觉。

“没有路,我们没法儿把她送出去。”杨林水村村干部说,“解放军来了就有希望了。”

山谷中潮湿闷热,官兵用担架抬着女孩向山外行进。遇到河水阻断就用肩膀扛,穿越横枝断木就用双手举,他们用尽一切办法开辟救援通路。最终,女孩被成功转运到医院救治。

因暴雨引发塌方,丰沙铁路中断,旅客列车滞留,有五十多米铁轨完全处于悬空状态,大型机械展开填充作业稍不留神就有坠落危险。武警第一总队某支队二级上士刘伟亮主动请缨,凭借过硬技术展开作业。

中部战区空军运搜某部闻令而动、紧急出动直升机,开辟空中航路,勘察受灾情况、投放救援物资、转送伤员。

……

当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继续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关阅读:
25国驻华使节参访新疆纪事 以人为本,黑龙江全力应对汛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