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数据赋能促重点行业驾驶员资格监管更精准

“模力”再现:“失驾”人员浮出水面

呼和浩特回民区:数据赋能促重点行业驾驶员资格监管更精准

检察人员借助数据模型对相关线索进行研判。

检察人员借助数据模型对相关线索进行研判。

“咱们这个数字模型运行两个多月,就查出151名‘失驾’人员。”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数字检察办案团队成员们拿到最新数据时,难掩“初衷照进现实”的喜悦。

该院针对危险驾驶犯罪居高不下问题,于今年2月探索构建交通运输重点行业驾驶员从业资格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碰撞比对,唤醒“沉睡的数据”,让客运行业“失驾”人员浮出水面。

一个案件引发“头脑风暴”

“肇事司机有危险驾驶前科,却仍在开出租车。”今年初,该院在办理一起危险驾驶案时,发现了隐患苗头:是否有更多的危险驾驶行为人,在失去从业资格后,仍继续从事城市客运驾驶员工作?

带着这个问题,该院对一年来办理的危险驾驶案件进行梳理,又发现两起出租汽车从业人员酒后驾驶案件。检察官梳理分析了近三年办理的400余个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类案件,发现上述案件并非个案。一些涉案人员在禁止从业期间仍从事出租车、网约车等客运服务,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检察官主动走访运输管理部门、出租汽车市场,进一步对交通运输领域驾驶员从业资格审核、管理、撤销等环节展开调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驾驶员的管理由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但禁止从业人员数据却由司法机关掌握。经进一步比对,检察官发现除了醉驾、交通肇事外,还有吸毒、暴力犯罪等禁业人员未被及时撤销从业资格。

“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检察机关及审判机关的‘数据孤岛’连成‘数字大陆’,建立一个数据资源‘超市’,再经过数据洗涤,让‘失驾’人员无处藏身。”数字模型在该院数字检察办案团队的一次次“头脑风暴”中雏形初现。

4万余条数据中“淘沙取金”

“在个案办理中发掘类案监督点,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数字化建模、智能化比对、跨越式分析,从单纯的惩罚犯罪,转变为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目的就是强化类案监督的综合效能。”该院检察长王利星多次强调。

该院专门成立了数据组、综合组、技术组3个专项小组,全面推进数字建模工作。多次召开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积极与交通管理部门、运输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审判机关沟通联系,从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调取了目前在册的出租车、公交车驾驶员信息3.1万余条;调取全市2019年至2022年危险驾驶、交通肇事、故意伤害案判决结果及酌定不起诉案件信息,辖区吸毒、酒驾行政处罚记录9000余条,将这些数据信息录入模型进行数据洗涤碰撞。

模型建设也得到上级检察机关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先后补充录入“两客一危”(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和危化品运输车辆)从业人员信息3000余条、校车从业人员信息900余条,并将超员、超载等也扩充进禁止从业条件数据库,不断丰富模型容量,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放大监督效应。

151名驾驶员被禁止从业

该数字模型上线运行以来,共筛查出153条异常数据,经核查,其中2人已被撤销从业资格,151人未被撤销。针对客运行业驾驶员从业资格监督不严格、不规范问题,该院向监管部门制发2份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监督监管部门及时撤销“失驾”人员从业资格,加强行业监管,消除交通安全风险隐患。

“检察机关把监督视角聚焦于客运行业,打破数据孤岛,及时堵住客运行业监管漏洞,保障了公众出行安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大代表董忠文在听取该模型构建及运行情况后深有感触地表示,“希望检察机关坚持以数字检察为引领,走出一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目前该院正通过持续更新数据,不断完善模型构建中存在的不足,推动实现监督模型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不仅如此,该院还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在建模时运用书面材料审查、实地走访调查等手段,通过线索融合、手段融合、队伍融合等工作方法,打破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工作壁垒,促进“四大检察”融合监督,多部门齐抓共管。

针对模型排查出的交通管理部门未及时吊销驾驶证行政检察监督线索,该院已向交通管理部门制发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和类案监督检察建议;两类网约车非法营运、校车监管松散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线索已移送相关办案部门开展后续调查;针对涉嫌违规出具证明文件的刑事监督线索移送至职务犯罪条线进行线索初查。

行业监管更加精准有效

“交通运输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安全监管百密不能一疏,检察机关运用数字模型监督,让行业监管更加精准有效。”运输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呼和浩特市客运行业监管部门按照该院检察建议逐一落实整改,在全市范围开展了行业专项整治,对客运车辆各个时段驾驶员进行登记造册;运输管理部门、司法机关等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和线索移送制度,实现对行业驾驶员实时、动态监管;拟开发可在线查询车辆营运资格的非法营运车辆投诉小程序、启用刷脸或指纹等信息验证系统,倒逼从业人员“持证上路”,以“智慧+”手段赋能溯源治理。针对未及时吊销驾驶证问题,交通管理部门及时予以吊销,并约谈了相关办案民警,同时对400余名民辅警开展了规范执法学习培训。

该模型疏通了交通运输重点行业驾驶员从业资格监管堵点,根据调取的数据看,近三年来呼和浩特市仅有13名“失驾人员”被及时依法撤销从业资格,而通过检察机关的数字模型监督就发现151名未被撤销人员,是近三年的11余倍,真正以数字“模力”撬动了行业整改。由于模型整体设计打破了地域和行业限制,在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的大力支持下,该数字模型正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并将在推动市域现代化治理进程中持续放大监督效能。

[版面编辑:李娜见习编辑:高航]

相关阅读:
四川威远:以诉促和化解纠纷切实保障女性劳动者权益 向数字检察要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