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主汛期首场雨下了46小时,73个站降雨量超100毫米

主汛期首场雨终于结束了。气象部门介绍,受高空槽及槽前偏南暖湿气流影响,20日傍晚至22日,北京出现明显降雨天气过程。回顾这场降雨,有四大特点:

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从20日17时开始出现降雨,至22日15时降雨过程基本结束,持续时间达46小时,全市平均降雨量57.9毫米,达到暴雨量级,局地为大暴雨。据统计,从20日17时至22日15时,全市平均降雨量57.9毫米,城区平均68.3毫米,西北部平均81.0毫米,西南部平均65.3毫米,东北部平均29.6毫米,东南部平均44.0毫米;全市有11个区73个站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最大为海淀凤凰岭191.6毫米。

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全市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房山南河,21日14时至15时降雨量62.6毫米。

降雨阶段性特征明显。20日傍晚至21日傍晚,降雨主要出现在西部地区,同时受地形影响山前一带降雨更加集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降雨不明显;22日凌晨至白天,降雨主要集中在城区和东部地区。

降雨初期伴有短时大风。20日17时至23时,大兴、通州、门头沟、海淀等局地出现7级左右短时大风。

预计23日午后本市西部、北部仍有雷阵雨;24日有雷阵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另外,23日起白天最高气温回升至30℃以上,并且相对湿度增大,闷热感增强。

防范建议

目前本市仍处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中。由于本次降雨过程西部、北部山区雨量较大,山区和浅山区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建议公众周末出行远离山区、河道、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相关阅读:
我们的家园·西藏篇丨走进雅尼国家湿地公园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