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手绘家书里的家国情怀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从战场辗转寄出的家书有很多很多。其中,有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两座小山包代表“上甘岭”、一本书表达“读书”、妹妹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可爱小姑娘。泛黄的纸上,是充满关切的文字和有爱的插画。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这是一封1953年3月25日从抗美援朝战场发往江苏宿迁的信。在这封战地家书中,志愿军战士李征明为未来的奋斗目标做出规划。因为妹妹们的年龄还很小、识字不多,李征明担心她们看不懂,就在信中画上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小画。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李晖是家里8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二哥李征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候她只有6岁。当时,家里只有母亲和包括她在内的3个姐妹,给二哥回信的任务交给了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三姐李曼负责。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在朝鲜战场,战斗是无情的。但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李征明却从不提及战争的残酷场景和自己身处的险境,他反而用生动有趣的图画,表达对抗美援朝胜利的期盼,字里行间充满着积极向上和乐观的心态。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1953年4月,朝鲜半岛的春天已经到来。在上甘岭前线的战斗间隙,李征明又给家人写下一封信。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信纸的背面,李征明则画了一幅图画,惟妙惟肖地向家人展示了朝鲜人民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趣味横生,让人完全感受不到这里正在发生着的残酷战斗。然而,这也成了他写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

1953年6月,李征明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时牺牲,青春的生命定格在了风华正茂的23岁。后来,在战友的来信中,家人们才得知了李征明在前线最后的故事。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2020年9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前夕,李家姐妹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了6封珍藏的家书。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如今,在李征明的家乡江苏宿迁,他的名字被镌刻在了烈士纪念碑上,当年他在家书中对家人的嘱托也已经实现,两个妹妹后来都成为了老师。如今,她们虽然都已年近八旬,可依然记得二哥在家书中的叮嘱。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李征明三妹李曼:我哥哥总是讲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我也喜欢学习,有什么都喜欢学。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李征明八妹李晖:这是我空闲时间就到老年大学去上的课。记者:终于又圆了一下以前继续上学的梦。

重读志愿军家书·感受英雄铁骨柔情 重温舍身报国民族气节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李征明八妹李晖:对,智能手机也学,活到老学到老。

相关阅读:
林洁赴盐田区开展走访调研及党代表进社区活动 深圳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