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苏州:夯实就业民生之本

新华社南京7月16日电题:江苏苏州:夯实就业民生之本

新华社记者刘巍巍

眼下,定期到“新路乘枫”教育实训课堂听课,成为“95后”快递员陈军峰的生活日常。

为助力新业态群体高质量就业,陈军峰家所在的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推出“新路乘枫”教育实训课堂,量身定制13类课程菜单,涵盖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伤害预防、劳动者权益保护等,鼓励辖区新业态人群工作之余“充电”“加油”,提升职业技能,拓宽职业空间。

一边聆听课程,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刚当上爸爸的陈军峰感觉更有奔头了。他说:“有了更多技能傍身,就能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枫桥街道健全就业培训体系的实践是苏州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缩影。近年来,苏州市探索建立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

走进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江苏省首个建筑行业零工市场——苏州建筑零工市场,实时更新数据的建筑产业工人服务平台、整洁温馨的“亿匠园”建筑产业工人集宿区令记者眼前一亮。56岁的甘肃籍求职者徐金根说:“大屏上,钢筋工、砌筑工、木工等需求变化一目了然,集宿区环境好、价格低,还为大家贴心设置了‘夫妻房’。”

苏州市相城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许新艳告诉记者,市场通过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等多元化方式,为建筑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求职招聘、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自去年10月运营以来,累计举办线下招聘会42场,提供岗位近5300个,1650余人达成用工意向。

为畅通供需对接渠道,促进人岗快速匹配,苏州今年以来共挂牌79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石路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面向高职学生和社区未就业青年,举办了一场调饮制作技能培训沙龙。现场,服务站还提供150个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

技能培训沙龙是石路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特色活动之一,服务站还同步提供就业指导、求职咨询等服务。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谭国明说:“我们希望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这一平台,激发群众就业创业的兴趣和活力,帮助求职者做好职业规划。”

苏州富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其立足自身制造业基础,联合协会、大学等机构,共同为智能制造领域人才提供培训、实习、就业等全职业周期服务。

图为苏州富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新华社记者刘巍巍摄

企业董事长吴加富告诉记者:“我们立足制造业发展实际,开发了四大门类、30多门课程,包括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工业视觉和工业大数据等,基本涵盖了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和数字化领域。最近两三年时间里,我们与400多家院校合作,为全国约160家企业输送了54000多名智能制造数字化高技能人才。”

截至6月底,苏州城镇新增就业13.01万人,城镇失业再就业人数4.11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2万人。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正说,苏州以“产城人”融合发展为理念,推动就业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可及,努力以高质量就业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相关阅读:
重庆渝中、成都锦江: 公检联合签署禁毒跨区域协作实施意见 现场视频: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乘机抵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