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县城是连接我国大城市和乡镇、农村的纽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1482个县,常住人口达到1.3941亿人。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部署,各地正在实施的城市更新行动也包括这1482个县。那么,更新行动如何做到留住县城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同时又能满足老百姓的现代生活需求呢?今天的《一线调研》,我们去江西永新古城看看。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江西永新是“三湾改编”发生地、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和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中共湘赣省委旧址就在永新老城里。历时三年多改造,永新老城南门老街一带目前已经构建了民俗文化体验、古城记忆展示、红色文化展示等功能区,如今的永新的城市面貌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古城更新不是大拆大建就能实现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而在前几年,永新面临的状况与全国许多县城一样,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老城活力不足,基础设施年久失修。2019年,永新提出“挖掘文化底蕴、恢复历史记忆、注入商业业态、改善民生福祉”的改造思路,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改造要花三个亿,这对于一年财政收入只有十几亿的永新来说,难以承受。当地梳理发现,永新要想做好城市更新,面对的不仅是古城环境衰败,更要解决人口流失、产业缺位、文化衰落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大拆大建就能实现的。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就在改造苦无思路的时候,永新碰到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双方一拍即合。

“针灸式”更新既改痛点又通经络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永新的古城改造没有大拆大建,前来永新的“大师工作营”给当地提出“针灸式”改造的办法,就是“小尺度、微改造”,不对城市动大手术,既保留城市肌理,还要延续城市的文脉。

老建筑改造打造传统文化新地标

原本已经破败不堪的篾厂,现在被改造成了老城的演艺中心。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三角班,原本无人观看的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想到如今在永新可以做到演出场场爆满。

老城当中有一座建于公元995年的宋塔,多年来这座塔一直被圈在一所学校的围墙里。如今,设计师为这座塔营造一个公共空间,千年古塔“神采奕奕”地再现在老城百姓面前。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留住特色 传承文脉 小尺度、微改造疏通古城更新“痛点”

目前,永新已经将一些残垣断壁、废弃地等拆除整理,建设小游园、“口袋公园”等民生设施,同时还围绕交通先后打通了12条“微循环”道路,逐步疏通城区的“经络”。

这两年,永新县发生着诸多变化。年轻人回来了,永新第一家咖啡店、第一家烤肉店陆续出现。

相关阅读:
“解放军计划2027年前统一台湾”?中方回应 湖南湘西:齐心协力开展灾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