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团结一心架起一座桥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团结一心架起一座桥

——看京冀两地如何推进潮白河大桥建设

□记者许艳艳康紫祎李相伯段美嘉

6月20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程项目潮白河大桥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放眼望去,潮白河宽阔平静。

一座潮白河大桥,40个桥墩支撑,其中27个桥墩在北京通州,13个桥墩在河北大厂。目前,潮白河大桥按照预定进度加紧施工。工程迅速推进,靠的是京冀两地团结一心。每一次推进,背后都是京冀两地多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这样的团结首先体现在大桥建设采取的一种创新管理方式——“四统一”。

“就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大厂回族自治县交通局综合规划科副科长王海斌解释道。“四统一”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团队统筹协调。从前期审批、设计到如今的建设、质量监管,与之相关的京冀部门成立团队,共同推进。

潮白河大桥不仅是京津冀重点项目工程,同时,在北京在建项目中,潮白河大桥还是涉水最深的普通公路桥梁,以及最大的普通公路特大桥梁结构。跨越两地、技术难度大都为潮白河大桥的建设带来了更多挑战。

“从京冀两地来说,我们的目标都是在规定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大桥建设,实现顺利通车。这样的目标支持着我们在各个具体的环节中,始终保持步调一致,哪一个环节遇到困难都能统一调配资源,确保目标如期实现。”王海斌说,“从项目前期的可研报告、防洪评价报告到设计方案批复、施工单位现场踏勘,大厂和通州双方一直保持联系,有问题及时反馈。”

在王海斌的手机里,与“潮白河大桥”相关的微信群至少有6个。有了问题,团结起来解决问题,京冀两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反复研讨、调整方案。

“少了任何一个部门的努力,我们的效率可能都不会这么快。”王海斌说,同样的高效还体现在项目的提早介入上。

比如,一般项目的可研报告在批复前要通过专家评审论证。为尽快缩短时限,大厂在报告未成熟前,就邀请行政审批专家组提前介入,为报告提意见以便及时修改,大大节省了时间。

随着大桥进度的变化,新的部门逐渐“加入”。为更好保障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工程建设,今年3月,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工程京冀联合工作专班成立。专班设技术计划工作组、工程推进组、安全质量监督组、养护工作筹备组等小组,涵盖大桥建设的各个方面,由专人负责,确保项目万无一失。

连接京冀的潮白河大桥,处处都有“团结”的影子。团结一心架起一座桥。如今,这座桥也正按照既定进度有序施工。

“今年5月1日,潮白河大桥建设第一次迎来了主桥河北段27号墩和北京段26号墩‘交界墩’一起施工。”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项目负责人唐宏介绍。他们也组建了北京段和河北段2个工区项目部同时推进,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预计到2024年9月,潮白河大桥就能达到通车条件,届时大厂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的车程将缩短近半个小时,为通勤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唐宏说。

团结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京津冀协同发展正不断迈上新台阶。像潮白河大桥一样,更多的京津冀重大工程在三地的团结一心下加速推进。

思想的伟力·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丨“千万工程”20年(二)端好绿水青山“金饭碗” 中国大地上的中国智慧 自主创新练就中国高铁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