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数读高质量 5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张寒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张寒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0.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0.42%;货物进出口总额34460亿元,同比增长0.5%……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持续显效,生产需求稳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前期受到压抑的生产需求出现了反弹,生产供给持续增加,消费拉动作用逐步提升。之前的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6.6%。根据这次发布的数据,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超40%,餐饮收入增长22.6%。对此,付凌晖分析说,在“五一”假期效应的带动下,居民旅游出行大幅增加,带动相关消费扩大,5月,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9.5%。

面对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外需收缩的困难局面,我国外贸韧性继续显现。5月,货物出口19492亿元,下降0.8%,进口14968亿元,增长2.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523亿元,与部分新兴经济体外贸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稳定传统贸易伙伴贸易,积极扩大与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成效不断显现。”付凌晖介绍,1—5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7%,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3.2%。

记者注意到,5月,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50%以上。“推动绿色转型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付凌晖说。

随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产业新业态呈较快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生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付凌晖介绍,1—5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3%,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7%、53.6%和57.7%。

社会对就业形势比较关注。数据显示,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今年以来,国内需求稳步扩大,消费带动作用增强,市场用工需求增加,促进就业形势整体好转。”付凌晖认为,今年服务业増势较好,促进就业容量扩大,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为就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张驰)

相关阅读:
“浙”村有点“潮” 国际锐评丨“三点主张”说明中国在中东始终说公道话、办公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