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明星都能被轻易“点名开盒”,普通人又如何招架得住?

明星都能被轻易“点名开盒”,普通人又如何招架得住?

近日,多位明星在公开谴责“处刑式虐猫”者后,手机号、身份证、社保卡等个人信息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非法窃取与曝光。有博主发文称,被“开盒”的人数仍在增加,不仅有明星,也有大量素人,其中有人不仅被曝光个人信息,还遭遇不法分子威胁,一度恐慌抑郁。

保护动物、反对虐待,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文明共识。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这个问题上公开发声,也是用个人影响力传播正义。然而,那些躲在暗地的极端人士,非但没在众怒之下停止暴力,反而变本加厉“开盒”人肉,一举一动都传递着“谁还敢与我作对”的嚣张狂妄。从虐待动物到侵犯隐私,从“害猫”到“害人”,种种行径不仅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清朗秩序,也公然挑衅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都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而为了系统性整治人肉搜索等行为,国家也有专门规定,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相关违法活动。近年来,随着法律亮出利齿、平台加强治理,常态化打击对不法分子形成了有效震慑。而就此次事件看,幕后推手之所以肆无忌惮,关键在于相当一部分违法活动发生在海外社交平台。侵权行为颇为隐蔽、相关监管又难追踪,客观上给了这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网络面具背后之恶考验监管,而同样值得思考的是,这些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究竟从何而来?泄露者到底是谁?近些年,从10元左右购买艺人航班行程,到5元可得千个明星身份证号,公众人物的信息被明码标价公开售卖,背后俨然形成了倒买倒卖的完整产业链。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地下黄牛正是看中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哪个明星粉丝多、知名度高,潜藏的可待榨取的非法利益就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现法治的刚性,必须深挖严惩个人信息倒卖的背后黑产,真正敲碎一些人“法不责众”的幻觉。

更要看到,连隐私保护意识更强的公众人物都能被轻易“点名开盒”,普通人又哪能招架得了信息泄露的风险?置身互联网汪洋,几乎所有人都在“裸泳”,既然数据让渡无法避免,隐私侵权很有可能无孔不入,那就需要在健全相关法律的同时,确保技术手段跟上节奏。比如,平台根据自身特点,加大对个人信息采集、保管等各个环节的保护力度,做到每个步骤都合法合规、技术留痕;再如,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系统,确保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溯源查证。

技术升级的每一步都应朝着人们的期待前进,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堤坝”,互联网才能成为信任之网、安全之网,而非充满风险的野蛮江湖。

相关阅读:
松花江畔的“高质量赶超”——百年哈尔滨奋力闯新路、开新局 创新 携手 未来!2023“东盟伙伴”媒体合作论坛在广西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