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庭主妇为赚快钱上演现实版"绝命毒师"

正义网常州6月2日电(通讯员杨虹)女儿在网络销售“装饰画”,母亲在家制作“烟丝”,父亲找人邮寄“中草药”,然而,他们的分工竟暗藏玄机……近日,由江苏省常州经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陈某等3人贩卖毒品案,经法院判决生效。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陈某父母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钻研毒品起贪念

陈某在大学期间学习化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为了赚点快钱补贴家用,她利用专业所学,一门心思研究起了新型毒品。很快,陈某就摸索出了一条网络贩毒的新门道,她发现合成大麻素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毒品,序列型号和化学分子式有很多种,如果把这种新型毒品稀释喷在中草药上,伪装成“烟丝”,再以其他产品的形式在网络进行贩卖,那么就可以钻含量鉴定和法律管制的漏洞。这种“烟丝”对吸毒人员来说具有类似大麻的替代作用,在满足瘾君子们精神刺激的同时,自己也可以一本万利。

一意孤行不听劝

有了贩毒念头,陈某向丈夫谈起了自己的生意经。丈夫听了之后大吃一惊,明确表示反对,并告诫陈某:“国家在2021年7月1日已经将合成大麻素全系列管了,你不要以身试法,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吧。”但陈某坚持认为,新型毒品成本低、利润高、伪装性强、又通过网络形式贩卖,只要隐蔽工作做得好,这种天衣无缝的贩毒生意一定不会被查获。“走火入魔”的陈某瞒着丈夫,开网店、找货源、寻客源,干起了贩毒“大事业”。

父母帮忙“干事业”

得不到丈夫的支持,陈某开始说服自己远在外省的父母加入自己。父母起初也反对,表示违法的钱赚不得。但在陈某的苦苦哀求下,陈某父母还是同意帮助女儿。于是,一家三口分工协作,组成了制贩流水线。陈某负责购买合成大麻素固体原料并经营“装饰画”网店。母亲负责在老家收取制毒原料合成大麻素,按照陈某要求的配比用酒精稀释后喷洒在药蜀葵、槐花等草药上,制作成含有合成大麻素的“烟丝”。父亲则负责将制作好的“烟丝”以“中草药”的名义通过快递邮寄给陈某的顾客。

铤而走险终被捕

就在一家三口的贩毒生意做得热火朝天之际,一名常州的吸毒人员被抓获了。在公安机关的侦查下,“绝命毒师”陈某一家三口暴露在了警察的视线里。三人被移送经开区检察院审查逮捕。

经审查,陈某一家三口在明知合成大麻素系国家管制精神药品情况下,仍购买制毒原料并按配比制作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成分的“烟丝”,后通过网店先后向5名吸毒人员贩卖“烟丝”共计295克,获利4900元。

2022年12月30日,该案被移送至经开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考虑到陈某父母的身份和作用,将其父母认定为从犯,并从亲情感化角度分别向三人释法说理、阐释认罪认罚从宽政策。最终,经多次与辩护律师沟通协商,三人均自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相关阅读: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所有签署国全面生效答记者问 本想通过婚外情缓解生活苦闷 却跌进另一个"粉色"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