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第11次载人航天飞行。自从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之后,中国人又9次向太空进发,目前已有16名中国航天员造访太空。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这20年来的载人航天追梦历程。

1.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从此太空中多了一抹中国红。

2.我国开始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圆满完成5天飞行任务,标志着我国具备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技术。

3.中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08年9月25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向太空,翟志刚成功实施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迈出了中国人舱外行走的第一步。这次任务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

4.首次手控交会对接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送入太空,刘洋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任务期间,成功实施了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向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5.中国首次举行太空授课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踏上征程,这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应用性飞行。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15天飞行任务期间,在天宫一号里配合完成了首次太空授课,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6.中国航天员完成中期驻留任务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16年10月17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并进驻天宫二号,圆满完成为期33天的飞行任务,首次实现中期在轨驻留,为我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基础。

7.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先后进入核心舱,这是中国人首次进驻自己的空间站。在轨飞行三个月期间,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首次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亮相苍穹。

8.首次验证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共在轨飞行183天,首次考核验证了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其间,他们进行了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和2次出舱等活动,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

9.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22年6月5日,空间站迎来了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入驻。随着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先后到来,他们在任务期间迎来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的历史性时刻,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

10.首次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中国星辰  从探险到应用,中国航天再启新征程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正式宣告全面建成,并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此外,神十五乘组一共完成了四次出舱任务,成为出舱次数最多的飞行乘组。

随着神舟十六号即将到来,中国空间站将再次迎来六位航天员在轨交接的历史时刻,这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我们期待着中国载人航天新纪录继续不断刷新。

相关阅读:
李尚福将出席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并访问新加坡 成渝两市建立跨区域消费维权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