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150米盲道上竟开了3家餐饮铺

本报讯(记者满宁通讯员周亚苟雅婷)“从头走到尾,不比新小区的差。”日前,对重庆市南岸区某老旧小区盲道进行一番体验后,公益诉讼观察员、视障人士刘某为该盲道整改效果打出高分。

2022年1月,南岸区检察院收到一条公益诉讼线索:当地某老旧小区改造后,其配套建设的无障碍设施存在障碍物,无法满足残疾人出行的正常需求。刚改造完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该院办案检察官刘健生和倪翔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检察官在现场看到,该小区里有一条长约150米的盲道,竟然被3家箱式餐饮铺占用。“原本可以一条路走到头,现在却被硬生生截成了两段,道旁供轮椅通行的缘石坡道也高低不平,这给残障人士出行带来很大安全隐患。”2022年2月7日,该院对此立案调查。

“2021年9月,有关部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时,该小区现有房屋间距窄、道路走向不一致等情况,导致无法完全按照国家现行建设标准建造无障碍设施。”刘健生介绍。

2022年2月,该院向相关部门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对存在缺陷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整改。检察机关还让残疾人士作为监督员,参与无障碍设施改造全过程,并将其体验作为整改效果验收的一项重要指标。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通过整改调整缘石坡道坡度,拆除盲道障碍物或进行改道,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

[版面编辑:郭琦]

相关阅读:
全力保障“企业敢干”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中西部农村地区定向培养医学生 2023年"国家免费医学生"招生计划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