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桂林:关爱回访帮助“有错”者“有为”

“通过你们的回访教育,蒋某卸下了思想包袱,积极主动到各乡镇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主动对接企业和劳动者,由其牵头的‘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近日,兴安县纪委监委再次对受处分的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蒋某开展回访教育时,该局党组书记对他的工作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前,蒋某因对桂林众耀企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创业孵化基地的有关材料审核不严,造成了就业补助资金7万余元被违规领取,2022年8月,蒋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受处分后蒋某一度情绪低落,思想压力较大,开展工作总是缩手缩脚,提不起干劲。得知情况后,该县纪委监委为其量身定制了回访教育方案,经过回访教育,蒋某放下思想包袱,一改消极状态,重新燃起工作热情。

教育人、挽救人是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重要目的。今年以来,桂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处分决定执行力度的同时,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创新建立关爱回访“三步走”工作机制,抓实回访前、回访中、回访后三个阶段,对回访对象、实施主体、具体举措、回访内容等进行逐一明确和规范。同时,清仓起底受处分党员干部,制定清单列表确保“一人不落”,实现回访对象全覆盖,达到“回访一批、重塑一批”,用真心真情唤醒“跌倒”党员干部的良好效果。今年以来,桂林市纪委监委开展关爱回访123人次,不断推动“有错”向“有为”转变。

“有的思想负担重,干事创业积极性受挫;有的好面子,不能正确对待;有的自诩劳苦功高,知错悔错改错表现不明显……”桂林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个受处分人员都各有特点,在回访教育中应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有针对性制定回访教育方案。

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回访对象拟定“个性化”回访方案,推行“一人一策一档”全覆盖式回访教育。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谈心谈话、讲专题党课、登门问需、恳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疏导被回访人心理压力,及时化解受处分人员思想上的“疙瘩”,提振干事创业信心。同时,结合回访情况对受处分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一人一档”回访档案,并将相关情况向其所在党组织反馈,压实教育管理主体责任。

大胆启用真心悔过的受处分干部是组织关心关爱的重要表现。今年2月,灵川县监察委员会派出海洋乡监察办公室对曾因未正确履行报账程序,被给予政务警告处分的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彭某某进行关爱回访。经过心理疏导、靶向“化瘀”,彭某某逐步放下思想包袱,主动担当作为。今年年初,在综合分析他的现实表现后,他被组织调整到乡应急办负责具体工作,重新得到了信任。平乐县某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陈某受处分后,也在组织的关心和鼓励下勇挑重担,在桂林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启动仪式及2023年桂林市春季粮食生产现场会顺利推进上积极作为,有突出表现。(桂林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书记谈丨以有力监督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搁置8年的棚改征拆补偿款到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