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侠克)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改善护理服务”。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册护士总数14.3万,每千人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6.53人。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病房里,70岁的帕金森患者张桂芳(化名)正在走廊进行腿部肌肉力量训练。在植入“脑起搏器”后,她的行走步态终于好转,从原来的起步困难、小碎步到现在逐步可以平稳行走。
宣武医院护理部主任韩斌如说,在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护士一方面陪同患者进行单腿站立、缓慢下蹲、床上抬腿训练,另一方面通过发出迈步指令、标记距离来指导患者调整行走姿势。帕金森病出院患者中,接受康复护理的患者与没有接受康复护理的患者相比,总体恢复更好。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进一步推动老年护理工作,不断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推进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将出院患者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2022年,北京市在老年、伤口造口、失禁等16个专业领域新增培养专科护士1360人,累计培养14293人,为护理专业发展奠定坚实专业基础。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玉玲介绍,为进一步提高辖区老人生活质量,中心依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的优势,以老年人群慢性伤口的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对“医院-社区”联动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目前已累计为伤口患者门诊服务2万余人次、上门服务400余人次。
此外,该中心还为辖区内失能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对接182张家庭养老床位,了解护理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已对辖区内200余位失能老人进行了上门评估。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