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阳了……”杭城一医院阳性患者增多,多为首次感染

来源:钱江晚报

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

九九(化名)阳了。

为了不影响家人,

她垂头丧气地卷着铺盖,离开了家。

“查缺补漏,终究是逃不过。”

假期刚过,

“阳了”就登上了话题热搜榜。

不少人都表示自己“二阳”,

也有人在这个五一假期“首阳”。

“我阳了……”杭城一医院阳性患者增多,多为首次感染

“我阳了……”杭城一医院阳性患者增多,多为首次感染

距离上一波疫情感染过去差不多5个月,现在随着“二阳”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安全期”结束了呢?“二阳”还会大面积袭来吗?

不要恐慌。带着疑问,潮新闻记者采访了传染科专家。

五一宅在杭州

假期最后一天“首阳”

去年12月的疫情,九九一家人成功突出重围,躲了过去。

当时家里囤了不少必备药,“我还在想,这些抗原和药都要过期了,怎么处理呢。”

这个五一,九九预测到了哪里都是人从众,决定错峰游玩,宅在杭州,哪里都没去。

5月3日,她的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头痛无力,竟然出现了发烧的症状。“不会吧。”很多年没有生过病的九九,有种隐隐的不安,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考虑到家里有小朋友,她谨慎地去医院验了血。结果给了她当头一棒:完了,她阳了。

躲得了初一,逃不过五一。

当时医院说,有特效药,约1800元。九九当即决定,回家熬着,毕竟囤着的退烧药得发挥价值。不幸中的万幸是,目前家人暂时还安全着。

其实,九九的症状并不糟糕,或许是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骤雨”的心理准备,所以在面对最高体温38.5℃的时候,她挺淡定的。5月5日,烧退了,喉咙开始痛,像“水泥鼻刀片嗓电钻眼”这些症状暂时都没有出现。

她也一直关注着网上的“病友”,很多人都和她拿着同样的“剧本”,症状比前一波轻,差不多一周就能恢复到活蹦乱跳的状态了。

虽然心安了不少,但是令她费解的是,哪里感染的呢?

“我就在杭州待着,商场里转转,顶多在外面餐厅吃了个饭。”她懊悔得很,还不如出去转转,说不定就能绕着病毒走了。

朋友们纷纷发来慰问的信息,当然还有来“取经”的,她给出的“攻略”就一句话——千万不能大意。

“二阳”只需对症治疗

应该不会大面积感染

无独有偶,不少人在这个假期经历着“抗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主任吕芳芳主任医师介绍,其实从去年年底那波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到现在,陆续有阳性患者来就诊。“阳性多为此前没有感染过的人,‘二阳’的主要是回国人员或者与国外回来人员有接触的人。”

“总体不是很多,但是近期有增多的趋势。”症状以发热、咽喉疼痛等为主,人群以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主。

吕芳芳认为,目前本土检测到新冠的变异株,比如,XBB,在这种情况下,此前阳过的患者确实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但我觉得,不会像之前那样,出现大规模感染。另外,即使再次感染,也不用过分担心,对症治疗即可。”

已经阳过的人群是否需要做抗体检测,来看看自己体内是否有抗体?

“我觉得没有必要,即使体内有抗体,也不能保证就一定不会被感染。因为变异的病毒可以逃避抗体的中和作用。”吕芳芳说。

关于疫苗的接种,她依然很坚持。“新冠疫苗可能没办法完全预防感染,但却可以降低重症的发生率,这很关键。”她表示,接种疫苗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吸入式、注射式都可以,“交叉接种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最好还是选择灭活疫苗。”

在她看来,经过年前那一波大面积感染后,人体的免疫屏障已经建立。所以这次“二阳”不需要过度焦虑,“我们相信不会有大面积感染。”

但是,防疫这根弦千万不能松懈。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和通风,至于口罩的佩戴,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比如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环境、没有感染过新冠的人、医院就诊等,可以佩戴,降低感染的概率。

阳性患者显著增多

感染症状普遍较轻

最近半个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吴旻明显感觉到,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新冠阳性患者显著增多。

“4月中下旬以来,阳性患者慢慢多起来了。”吴旻说,特别是“五一”假期过后,这一数据“明显上升”。其中,既往没有新冠病毒感染史、伴随高热的患者,阳性检测率超过了一半。

以5月4日,假期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为例,当天市一医院发热门诊白天就诊检测新冠的40余个患者中,阳性检测率达到70%以上。“大部分是第一次感染,二次感染的占少数。”

吴旻说,来发热门诊的患者,有些是在家自测抗原阳性,也有部分是来院后再做抗原或核酸检测的。“一般来说,抗原阳性就能确诊了,只有抗原阴性,我们又高度怀疑是新冠的情况下会再做一次核酸检测核实。”

核酸采样样本会送往检验科。该院检验科主任王贤军告诉记者,4月中旬前,全院每天不到10例送检,一周约有1-2例阳性确诊患者。而这两天,每天送检样本都维持在30-40个左右,阳性患者日均不少于10个。

尽管阳性患者数量在上升,但吴旻说,对比2022年底至2023年初时的新冠疫情,近段时期的确诊患者感染症状普遍较轻。“发热、乏力等症状还是会有的,但比起当时,现在这波患者出现肺炎的比例很低,刀片嗓、全身疼痛的症状也比较少。”

吴旻提醒,近段时间在公众场合出行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进出注意手卫生,尤其是没有感染过的市民,以及老人、小孩、孕妇、免疫力低下等特殊群体,仍然是感染的高危人群,要避免因感染新冠引发基础性疾病的加重。

“二阳”患儿不多

还需警惕诺如、轮状等其他疾病

除了成人,更糟心的还是儿童的“二阳”。

从浙大儿院了解到,目前“二阳”患儿并不多,主要是免疫力低下、有严重基础病患儿,比如白血病儿童。

感染科主任黄丽素副主任医师介绍,“二阳”感染症状和第一感染症状相似,但是程度相对而言比较轻,但具体症状有一定个体差异性。儿童和成人还是有些区别的,成人感染以高热、头痛、身体酸痛、乏力、腹泻、胸痛、咽痛为主,味觉丧失等。儿童感染后主要有高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腹泻症状。国外报道中显示,XBB.1.16可引起儿童眼睛发痒、发红,造成结膜炎,目前院内接诊的新冠儿童暂未发现此类症状。

XBB.1.16毒株在我国于2023年4月15日首次被监测到,截止至4.22日共监测到42例,目前流行趋势尚属于低发水平,因为传播性更强,仍需大家提高警惕,做好防护。

一般而言,家里的孩子一旦“二阳”,家长就会火急火燎地往医院赶。在黄丽素看来,如果发现孩子“二阳”,家长评估孩子是否属于高危风险患儿,如免疫力低下、有严重基础病、出现高热抽搐等可能重症化可能时建议及时就医。如果是一般的发烧症状,在家里自行隔离服药治疗即可。

眼下,其实除了新冠之外,正是诺如、轮状、甲型流感、腺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疾病高发的时段,还需警惕。“因为其症状与新冠感染症状有相似性,可能会给大家造成一定混淆。”

所以黄丽素建议,家长溜娃的时候,尽量避免人群聚集,还是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降低病毒传播几率。

杭州哪里还可以做核酸?

这些点位请收好

“除了发热门诊,现在还有地方可以做核酸吗?”

记者了解到,杭州多个城区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核酸采样。

以拱墅区为例,记者从拱墅区卫健局了解到,目前该区在1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了核酸采样点位,每天开放,节假日无休,提供单人单管采样服务,收费为每人每次16元,并可出具中英文检测报告。

[杭州部分城区核酸采样点]

“我阳了……”杭城一医院阳性患者增多,多为首次感染

“我阳了……”杭城一医院阳性患者增多,多为首次感染

相关阅读:
台军又数:解放军9架次军机在台海周边活动,无侦-7进入台西南空域 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 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