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500亩农田“喝”上及时水

“自从水渠修好后,这附近的秧苗都能喝饱水了,正铆足劲儿地生长。我们庄稼人终于放心了!”近日,河池市东兰县泗孟乡纪委到生满村开展回访工作时,村民黄忠武边干活边高兴地说。

一个多月前,泗孟乡生满村村级廉情监督联络站收到群众反映称,生满村拉高屯多处农田灌溉水渠损坏已有半年之久,却一直无人维修,影响春耕生产。为不误农时,保障群众顺利进行春耕生产,生满村村级廉情监督联络站联络员黄大宏第一时间到拉高屯了解水渠损坏情况,并及时向乡纪委汇报。

“去年,受连续强降雨影响,这条水渠渠道基础下沉,多处渠道外墙出现断裂。我们已向村委反映,但还没有人来修缮。”“马上就要春播了,没有水,我们心里头急啊!”……泗孟乡纪委到拉高屯现场核实情况时,村民们纷纷“诉苦”。

乡纪委了解到,该屯的灌溉渠道总长约6公里,但有几处水泥板已经断裂、坍塌,有的地方淤泥堵塞、杂草丛生,确实无法正常引水灌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光景看春耕。水渠修复,迫在眉睫。泗孟乡纪委组织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廉情监督联络站共同商议解决水渠修复办法。在仔细研究村级集体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时发现,村级集体资金可优先用于管护农民集体受益的农村公共设施或基础设施,该乡纪委立即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生满村村民委员会合理安排村级集体资金用于治理修复受损水渠。

“对于如何规范妥善使用村集体资金,我们村委既怕用不好,更怕用不对,导致水渠修复一拖再拖。这次乡纪委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我们一定把修复工作做好!”生满村村委主任唐思繁坚定地说。

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后,生满村决定从2022年村集体收益中拿出3.4万元,作为修复农田渠道资金,用于购买沙子、水泥等材料。同时,发动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水渠修复。

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生满村拉高屯共投入劳动力300多人次,修复受损水渠60米,500亩农田终于“喝”上了期盼已久的水。(东兰县纪委监委)

教育部:抢抓求职关键期 将开展就业“百日冲刺”系列活动 开展防汛演练 保障储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