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航天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 实现稳产高产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航天育种建设,培育出了从粮食作物到蔬菜水果,再到花卉牧草等农作物品种。这些航天品种的种植情况怎样?市场反响又如何?

航天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 实现稳产高产

李中秋是安徽宿州小麦种植大户,他正在驾驶大型喷药机,给小麦喷洒高效低污染农药。今年,他家种植了上千亩的航天小麦品种鲁原502,长势良好、苗势健壮。

航天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 实现稳产高产

航天小麦品种鲁原502,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山东农科院合作,经过航天诱变、地面系统选育出来的品种,前后共花费了15年的时间,这也是目前我国航天育种中单个品种推广面积最大农作物品种。

航天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 实现稳产高产

据了解,航天小麦品种鲁原502不仅在安徽有百万亩的种植面积,还广泛种植于山东、河南等地。截至目前,这个小麦品种全国累计种植面积接近1亿亩。一个品种在一个区域,长时间、大面积种植,对于小麦品种来说,并不多见。

“上天”的航天品种“落地”是关键

航天育种目的是获得好的育种材料,但植物种子并不是简单航天器搭载一下,就能变成优良种源,而是返回地球后,需要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多代筛选、培育出来的。

航天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 实现稳产高产

黄淮海流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多年来,这一区域始终缺少一种高产、抗倒伏的小麦品种。为了筛选、培育这一类型的品种,科研人员在地面尝试利用人工诱变环境下的辐射、气压、磁场等多种方式,一直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

航天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 实现稳产高产

之后,经过多频次的搭载实验,我国终于以航天育种的方式,找到了小麦突变抗倒伏优异材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这一材料,随后开始了航天小麦品种的地面筛选、育种工作。

李新华告诉记者,这两个品种的结合,就是后来培育出的航天小麦品种鲁原502,具备了高产和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航天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 实现稳产高产

为提高航天小麦品种鲁原502抗寒性,李新华团队分别在山东北边的德州、河北的遵化一带,进行了种源抗寒筛选、培育工作。

相关阅读:
撬动农村消费大市场 企业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高速飞车”研制取得新进展 完成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