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外卖诗人”王计兵: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新华社南京4月23日电(记者朱筱陈圣炜)“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爱着爱我的人。”在日前出版的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中,55岁的王计兵写下这样的诗句。

王计兵是江苏昆山的一名外卖员,至今写诗超过4000首。过去几十年,他做过建筑工,摆过地摊,如今在“上一站”和“下一站”间赶路。生活虽艰辛,但他有一颗“疗愈的糖”——写诗。“如果说送外卖的生活是苦的,是日子里喝下的药,我的诗,就是药后吃下的那颗糖。”

王计兵在送外卖的路上。(受访者供图)

王计兵在送外卖的路上。(受访者供图)

王计兵写诗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缘于长期对文学的热爱和积累。

20世纪80年代,不到20岁的他跟随建筑队外出打工,偶然发现一处可免费借阅的路边书摊,便随手拿起一本读,文学的种子就此萌芽。“那段时间读书特别杂,遇到什么就读什么,但有时书读到一半,第二天去找就不见了。”王计兵说,为此他甚至尝试续写故事。此后,他白天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为“六便士”奔波,夜晚则在书籍中追寻心中的“月亮”。

那次打工结束后,回到老家徐州的王计兵对读书更为着迷,无论是干着繁重的捞沙活,还是帮家里打理桃园,文学愈发成为他生活里最需要的一部分。父亲掏钱让他买衣御寒,他却拎着几袋书回来。

此后多年,王计兵将写作的渴望埋在心底,文学的火苗从未熄灭。

自打做了外卖员,等红灯的间隙,灵感来袭,王计兵便掏出纸笔记录。学会用电脑后,他尝试在日志中创作诗歌,网友发现后给他介绍了一些诗歌论坛,“外卖员的诗歌”逐渐被圈内人所熟知。

生活的经历丰富了王计兵的诗歌,尤其是做了外卖员后,诗歌风格和视角都发生了很大转变。王计兵说,每天送外卖要接触各种人和事,很多想法被颠覆,也触发了他对芸芸众生更深层的理解和共情。“外卖员是我所做工作中最喜欢的,它会给我提供很多创作灵感。”

让王计兵在网上“出圈”的作品《赶时间的人》,就源于一次不太愉快的送餐经历。因顾客留错地址,他辗转多趟才把外卖送到,结果不仅收到差评,遭到罚款,还耽误了其他订单。下班路上,他写下:“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他坦言,写完后心里舒服多了,写诗的过程也是在与自己和解。

“当我们奔波在通勤的地铁上,当我们为了生活忍受委屈的时候,当我们跟远在家乡的父母打电话,说一切都挺好的时候,很难不被这句话戳中。”有网友读过此诗后留言。

借助网络短视频,王计兵的诗歌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单篇阅读量达到2000万。2017年,他受邀加入徐州市作协,惴惴不安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父亲。“我耽误了你这么多年。”父亲的回应像一记重锤,在他心里猛击了一下。

王计兵说,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再回头看,会发现每一段人生经历都是对自己的历练,最后总能转化成生活的动力。

如今,他的动力更大了。自今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赶时间的人》后,他的第二本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也于日前上架。目前,他正忙着在短视频平台宣传新书。

王计兵的两本诗集摆在货架上。新华社记者朱筱摄

王计兵的两本诗集摆在货架上。新华社记者朱筱摄

短视频让王计兵成了“网红”,但他始终对此保持审慎的态度,“文字是慢慢渗透的,短视频如同一闪而过的闪电,代替不了星辰和月亮。”王计兵说,忙完这阵,他还是会和以往一样,一边送外卖,一边读书、写诗。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相关阅读:
百年乡村图书馆:下绮罗人“接力”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放风?澳防长宣称中美正在“大国竞争”,但台海冲突“并非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