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八桂古代清官廉吏|李明远:清风明月 浩然正气

李明远,唐代山东人,生于咸通九年(公元865年),官至监察御史,后为广西浔州(今贵港市桂平市)刺史。后人为怀念他在浔州任职时的“德政”“善政”,在西山上修建李公祠以作纪念。

直谏受贬,不改正气

唐代的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但是权限很大,比如,监察御史就掌管着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重要事务。

《桂平县志》载:李明远于唐乾宁年间(894—897)官至御史。但是,由于李明远敢于直言而触怒朝廷,因此,导致他被贬到岭南道(辖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大部等)任浔州剌史。

同为谪官,居庙堂之远而心忧天下,李明远对太仆卿韦觐谪为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司马深有同感,写下五言律诗《送韦觐谪潘州》以赠。“北鸟飞不到,南人谁去游。天涯浮瘴水,岭外向潘州。草木春秋暮,猿猱日夜愁。定知迁客泪,应只对君流。”

虽然远离朝廷,远地赴任,然而,李明远很快挥去乡愁和克服水土不服等困难,在浔州扎根安家。在平时,他坚持轻车简从,爱民如子,以一身正气和勤勉朴实带领当地百姓发展生产。

政绩昭著,德化于民

李明远在任期间,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趋于稳定富足。李明远发现桂平西山具有林秀、石奇、泉甘等特点,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种植和发展茶叶的先天条件。于是,李明远组织人员进行茶叶发展研究,并开始带领当地村民群众进行茶叶种植。

到村民群众中去一起生活、生产,李明远与衙差、村民群众一起在桂平周边海拔800米左右的坡地成功种植了茶叶,并获得了显著的收成。李明远还与村民群众一起研究西山茶的泡制,做工精细、条索匀称的茶叶经过乳泉水冲泡,汤色清澈,入口醇厚芬芳,遂使西山茶一举成名,直至今天仍是当地特色产业。

隐居山间,不慕虚名

唐朝末年,目睹地方藩镇割据,同僚争名夺利。李明远遂生退隐之心,他在西山的山洞隐居,毫无架子地与当地的村民群众一同饮茶、一同下棋以及进行日常的生产劳作。每天黄昏时分,李明远还在洞边的岩石上读经诵诗,教化当地群众的孩童。当地百姓有感李明远的亲民爱民,赠送李明远一副对联:“人偕皎日秋霜,撑持南斗;天与清风明月,管领西山。”李明远逝世后,浔州百姓共同筹建李公祠,在祠堂内塑平民跪拜清官之像以示爱戴,并在其坐像后题写“浩然正气”匾额。

清同治年间,广西候补道张荣祖(1806~1872)瞻仰李公祠,探访吏隐洞(李明远隐居之山洞)后,刻七律诗一首:“好读南华第一章,功成面壁石能穿。焚余谏草曾回日,养到灵根不计年。竖起眉峰存正史,放平心地即神仙。我来满径披荆棘,为访源头汲乳泉。”诗中对李明远清廉为民、谏官风骨以及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气节倍加赞赏。(贵港市纪委监委整理)

相关阅读:
澄清正名暖人心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多地多渠道普及国家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