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4月7日电题:不负春光忙生产——广西钦州临港产业建设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潘强、朱丽莉、赵欢
南国阳春,大潮激涌。广西钦州临港产业生产建设一派繁忙,企业开足马力,不负春光忙生产。时下,钦州市正深入挖掘毗邻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不断推动临港产业加速集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临港工业热火朝天
走进钦州石化产业园,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筑工人们穿梭于脚手架之间……占地面积2500亩、总投资220亿元的广西恒逸新材料项目建设进展备受关注。“项目一期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铁铭说,恒逸集团还在文莱布局了石油化工项目。
“钦州港建设有专用的危化品码头,未来企业将文莱炼化项目的产品作为原料运输回来生产化工产品,将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两地产业合作。”王铁铭说。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广西钦州搭建起石化产业集群,并与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在化工、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初步建立了跨境产业链合作关系。
近年来钦州聚焦“壮产业”,2022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全年新开工及在建的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超2200亿元。2022年,钦州港片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86亿元,同比增长38.5%。
高精尖企业发展迅速
透过广西自贸区睿显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的玻璃可以看到,全自动焊线机、蒸镀机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身着蓝色洁净服的技术人员正在机器显示屏前忙碌。
前不久,由广西自贸区睿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广西首批纳米级OLED微型显示屏下线。“我们的产品工艺是纳米级的,一个晶片需要镀上20多层膜。”该公司负责人赵亮介绍,公司一期8英寸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二期12英寸生产线正在规划中。
总部位于深圳的见炬科技有限公司,也于近年来到钦州扎根发展。广西自贸区见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闵波介绍,公司开发了超微型热电温控芯片和高维散热器系列产品,并不断坚持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助力我国节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钦州多举措加快聚集高端创新要素,高精尖企业异军突起。截至2022年底,钦州港片区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48家,累计认定广西瞪羚企业2家、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12个、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个。
“软环境”成发展“硬支撑”
“职能部门用为企服务的真心,让我们企业扎根发展很省心,也很放心。”赵亮说,相关部门全程跟进服务,帮助公司3个月快速完成厂房土建,水电供应比原计划提前30天。
自2019年获批成为自贸试验区以来,钦州港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为重点,构筑开放发展新高地。
同时,钦州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前不久,中国—东盟(广西)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高级技能实训基地揭牌并投入使用,为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实用人才。
“钦州将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始终聚焦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动更多项目落地。”钦州市市长、钦州港片区管委会主任王雄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