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桂林: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粮食购销领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屏障,涉粮腐败问题直接影响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良好,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危害国家粮食安全。桂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粮食收购、存储、轮换、销售等环节,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以陈顶新、以次充好、虚假购销、虚假轮换、吃拿卡要等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切实守护好“桂北粮仓”。

桂林市纪委监委坚持把“三不腐”一体推进贯彻到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全过程,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全面起底排查上级交办、自查自纠、专项审计、巡察等问题线索,对“靠粮吃粮”问题果断亮剑、铲除毒瘤。同时用好桂林市第一、第三粮库原主任曾贵良等典型案例,抓实警示教育,不断把案件查办成果转化为问题治理效能。

粮食购销领域贪腐手法隐蔽、专业门槛高、调查取证难度大。桂林市纪委监委在查办曾贵良案件过程中,紧盯“粮”和“账”,“纪巡”贯通协同,发现其擅自决定将公款8600余万元挪用给他人,并违规决定签订虚假购销合同,在未实际发生购销业务情况下,虚假轮换市级储备粮套取财政补贴。专案组循线深挖,查出曾贵良违规租用无资质的仓库代储市级储备粮、利用职务便利在承揽粮库工程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贿赂10万余元等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5月,曾贵良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2年9月,曾贵良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以案促改才是关键。该市纪委监委将审查调查与以案促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督促曾贵良结合自身违纪违法事实,梳理出单位存在的制度弊端和监督管理漏洞,撰写个人忏悔书、廉洁忠告家书、整改建议书和监督建议书,并根据自身案例暴露的问题,对所在粮库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改革发展整改建议5条。同时,该市纪委监委结合案件查办全过程及曾贵良本人意见形成案件查办情况总结报告、案件剖析报告,并向粮库上级监管部门桂林市发改委发放纪律检查建议书1份,推动市发改委完善粮食系统廉洁风险防控制度15项。

开展清底式“回头看”,深挖一般性线索背后隐藏的危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全州县纪委监委在对涉粮问题线索开展“回头看”过程中,发现凤凰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蒋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取好处费的问题。经查,蒋某为了完成该村粮食补贴的任务,将亲人及朋友的7个银行账号提供给购粮老板,协助其套取国家补贴资金共计30314.4元,并违规收受购粮老板给予的“回扣”1200元。2022年7月,蒋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擦亮派驻监督“探头”,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驻桂林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坚持将常态化监督贯穿粮食购销领域整治中,督促市财政局成立专项整治专班,围绕“回头看”问题整改、建章立制、粮食购销企业2021年以来财政补助资金和会计信息质量、企业执行粮食收购和储备政策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持续保持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行重点监督的态势。

“仓廪实,天下安。我们将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一体推进查、改、治,建立健全‘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闭环机制,坚决清除粮仓‘硕鼠’‘蠹虫’。”桂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共立案144件,处分103人,挽回经济损失590多万元,督促完善制度机制85项。(桂林市纪委监委)

以案为鉴丨权力失控 “一把手”沦为阶下囚 巡察故事|堵住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