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企业扎堆瞄准前沿!“南繁硅谷”孕育着中国种子的底气

[环球时报赴海南特派记者杨沙沙]全国春耕春播工作正由南向北顺利进行。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4月4日,全国已春播粮食8260多万亩,进度同比基本持平。刚刚在海南落幕的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再次聚焦中国种业振兴。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考察调研,强调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2022年4月,总书记在海南考察首先来到位于三亚的崖州湾实验室。什么是南繁?被称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大脑”的崖州湾实验室什么样?“南繁硅谷”目前建设如何?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带着上述问题,对“南繁硅谷”进行了深入采访。

南繁基地的“大脑”什么样

“4月份还不是我们南繁基地最热闹的时候,等到每年10月份左右,你在田间地头随便看到的一个人,就有可能是种子行业的专家、院士。”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副局长王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每年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是南繁育种活动一个周期。来自全国29个省的800家种子相关单位,近8000多名科研人员来到南繁基地从事育种活动。

企业扎堆瞄准前沿!“南繁硅谷”孕育着中国种子的底气

什么是南繁?南繁是指利用中国南方,特别是海南岛南部包括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部分地区的典型热带气候资源,以及能够满足农作物周年生长繁殖的优越生态条件,进行作物的新品种选育、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等活动。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农作物品种都经过了南繁加代。南繁是农业科研育种的“加速器”,经过南繁后,作物育种周期缩短1/3至一半。南繁管理局副局长郭涛说,“如今,南繁是全国最大、最开放、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试验平台”。

在三亚召开的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现场,《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中国育种领域多名顶级专家院士,演讲结束后,这些农业科学家们又行色匆匆,奔赴崖州湾实验室或者各自的南繁基地。

尽管是周末,《环球时报》记者在崖州湾实验室看到,依然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工作,有的在提取植物组织染色体,有的在进行基因型的鉴定。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博士袁志鹏从事玉米种子研发相关工作,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常白天他们需要在田间给玉米授粉或者观察玉米每个阶段生长情况,晚上来实验室对种子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实验分析。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认为,综合国际国内大背景,从当前国家重大迫切需求和抢占未来制高点两方面出发,崖州湾实验室承担了包括“生物育种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在内的三大使命。

这些名人都聚集在“南繁硅谷”

站在三亚市崖州区的国家现代农业(种子)产业园内,记者看到“南繁硅谷”的诸多研究成果——有的水稻品种已经成熟,有的品种则刚刚抽穗;有的玉米高大挺拔,有的则矮小粗壮,玉米杆上结了硕大的玉米棒;另外还有高粱、棉花、蔬菜等,空气中充满收获的气息。

“在这里,各个单位的科研品种和科研进展一目了然”,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波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着远处的几片地说,“中国抗虫棉之父”郭三堆、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等,都在这里实验过他们的品种。

李晓波所在的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垦南繁集团”)二级公司。海垦南繁集团承担着服务保障国家南繁战略实施的重任,建设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中国南繁中心等“南繁硅谷”核心项目,参与崖州湾实验室和南繁科技城项目建设。

美国硅谷以聚集众多高新技术公司闻名,中国“南繁硅谷”则聚集了众多涉农企业,包括中国种子集团、隆平高科、大北农等国内种业龙头和德国科沃施(KWS)等种业企业900多家。李晓波告诉记者,上述种子企业在南繁基地进行实验,也增加了各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的机会。“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提供土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在土地上选育新品种,最后实验成果共享,这种合作模式对双方来说都有意义”。

此外,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也帮助引入新品种。例如,2010年海南出现“问题豇豆”后,南繁局牵头将优质豇豆品种引入当地,大大降低海南豇豆农药残留水平。

“我们具备了突破‘卡脖子’的竞争力”

采访中,对于中国种子被“卡脖子”的问题,南繁的企业、专家们都有一种急迫感。

海南博收种业创始人张晓升,是蔬菜种子行业的“传奇人物”。《环球时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顶着中午的太阳,在南繁基地农田边上整理他颜色鲜艳、形状各样的辣椒,这些辣椒出口欧美、中东地区,带来丰厚的利润。博收种业只聚焦番茄、甜辣椒种子领域,但张晓升告诉记者“只聚焦一个种子赛道,就足够我们生存得很好”。“我们虽然是创业的小公司,但经历了10年的蛰伏,我们具备了突破‘卡脖子’的竞争力”,张晓升称,他们在海南南繁、山东寿光等基地最新培育的螺丝椒、罗马番茄等系列品种,实现了技术上的弯道超车,上述品种同步在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等国际市场获得很好的实验反馈,并陆续进入商业化销售。

此次探访中国种子“南繁硅谷”一行,记者多次偶遇晒得黝黑的科研工作者,稍微询问,就能挖掘不少扎根南繁、为中国人的饭碗献身的故事,这些人被称为“南繁候鸟”。在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一楼展厅,南繁精神印在墙上——“艰苦卓绝,拼搏进取,创新创业,求真务实”。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西部瓜王”吴明珠、“中国杂交谷子之父”赵冶海等等科研专家在南繁付出一生的心血,而新一代农业工作者们正在为守住中国人的饭碗而接续努力着。“用一句话来概括南繁的作用,那就是‘在南繁,为全国’。”王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画里有话丨擦亮幸福的“健康底色” 加强务实合作 增进两地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