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育秧从“田”进“厂” 现代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当前正值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时期,最近在江西,各地采用智慧工厂流水线等方式进行育秧,助力农户春耕春播。这两天,江西于都县首个数字化育秧中心培育出的第一批早稻秧苗已经成熟。总台记者殷一元:这里是江西省于都县罗江乡的数字智能化育秧中心,4月1日当地迎来了今年早稻插秧的第一天。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要想打好今年早稻生产“第一仗”,育好秧苗是关键。

育秧从“田”进“厂” 现代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早稻插秧正当时田间耕种春意浓

育秧从“田”进“厂” 现代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这个玻璃温室大棚,是育秧中心一期工程的主体部分,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它包括循环立体式育秧床、自动播种流水线,还有水肥一体化设备,以及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等等。在现场我们看到,之前种粮大户们送过来的早稻种子,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标准化操作,从放盘、覆土、播种,到后期秧盘输出到叠盘等一系列工序,不到十几秒钟就可完成了,1小时可以实现1000多个秧盘的播种。为了让种子能够准时萌发出土,育秧中心在催芽室内安装了密室智能控制系统,确保温度和湿度更加稳定。48个小时之后,种子发出小嫩芽,就可以出仓到室外进行下一步管护。

育秧从“田”进“厂”集中育秧效益高

育秧从“田”进“厂” 现代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催芽成功的秧苗,就会被放到我们这7台先进的循环运动式育秧床上。育秧床是立体多层、循环运动的,通过上下齿轮的不断转动,秧苗就可以在上面进一步享受均匀光照,以及合理的空间,并且节约土地。在这样一片绿油油的秧盘上,层层叠叠的,秧苗最高的已经达到了十几厘米,而且叶片非常壮实、苗间整齐。这一批秧苗已经长到了两叶一芯,可以到达室外进行下一步的炼秧。整个育秧中心采用物联网系统进行整体控制,所有设施都纳入“一张网”管理,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秧苗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现场虽然工作人员不多,但是智能化的生产线“存在感”十足。

藏粮于地下好“种”功夫

育秧从“田”进“厂” 现代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如今,整个江西1800万亩早稻插秧已经拉开了序幕,绿油油的水稻秧苗在插秧机的耕作下整整齐齐插到泥土里,也将春天的希望一起播种了下去。推进水稻种植专业化、规模化、集中化、现代化、智能化,是每一个乡镇都在不断努力的方向。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让现代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相关阅读:
京津冀进港高铁今起恢复运营 采用“一地两检”完成通关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游客纷至沓来 惠民活动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