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 脱贫户的捐款

“老蒋,了不起啊!”博白县双旺镇白平村群众蒋富荣晚饭后在村廉政文化广场散步,一位大嫂由衷地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日前,白平村组织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爱心募捐活动,脱贫户蒋富荣积极捐款10000元,村民们对他都刮目相看。

蒋富荣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夫妻俩靠外出务工脱了贫。由于其母亲患有帕金森、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多种疾病,每个月医药费五六千,原本在外务工的夫妻俩只好回家照料老人,经济来源突然中断,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面临返贫风险。爱动脑筋的他,发现大多数农户存在土地利用率低、耕作方式落后、种植结构单一等问题,往往忙活一年手里却剩不下多少钱。于是他萌生了承包土地集中搞种养的想法。

然而,缺资金、缺技术、土地流转难等问题成了“拦路虎”。

“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掉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举,一定要找好路径,帮助类似蒋富荣的脱贫户脱离困境。”该镇纪委书记徐幸华在一次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老蒋家的实际情况后,及时向县纪委监委、镇党委汇报。

镇党委、政府随后组织包村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就老蒋家的情况进行了研判,在他申请小额信贷5万元的基础上,协调银行给他贷款30万元,并多次组织召开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会,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帮他流转土地60多亩。同时,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及时协调农业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加快各项帮扶政策和帮扶措施落实,使蒋富荣顺利建起了“荣英家庭农场”,发展养猪、养鸡、种植荔枝等产业,将其返贫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发展,蒋富荣的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年收入达20多万元。心怀感恩的他积极吸纳周边缺技术的脱贫户和有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到农场务工,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还积极为村里的各项建设出钱出力。

“我家的好日子,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我们除了捐款,还要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老蒋爽朗地说,响亮的笑声在美丽的乡村上空回荡。(博白县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 听民情识民意 着力解决好群众困难

    “你们帮我女儿申请‘雨露计划’,为我们家减轻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近日,防城港市防城区那梭镇炮台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晓勇到监测户邱国明家宣讲乡村振兴政策时,邱国明 2024-05-20
  • 监督故事丨被遗漏的小额信贷贴息补助款

    “小额信贷贴息补助款已经打到我一卡通的账户上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近日,金秀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驻县委办纪检监察组进行电话回访时,大樟 2024-04-03
  • 圆“新居梦” 暖群众心

    “陆书记,感谢您!年前拿到了新居钥匙,今年回乡过年也终于有自己的落脚点了!”日前,德保县燕峒乡美圩村脱贫户黄大哥拿到了安置区新房钥匙,他激动地拉着县纪委监委 2024-01-30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失踪”的产业奖补金找到了

    “我叫韦玉金,是2018年脱贫户,还没有收到去年的产业奖补……”不久前,我们到都安县地苏镇拉棠村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一位大姐向我们求助。由于经常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2023-11-15
  • 农家“小庭院”变身“增收园”——广西大化发展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南宁9月2日电题:农家“小庭院”变身“增收园”——广西大化发展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何伟、黄庆刚秋日清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仁良村脱贫户蓝 ... 2023-09-02
  • 发展产业、增加就业 创新模式持续带动脱贫户增收

    发展产业、增加就业 创新模式持续带动脱贫户增收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发展产业、增加就业是持续增加脱贫户收入的重要途径。记者在釆访中发现,陕西平利在脱贫摘帽后,开始推行... 2023-07-31
微博CEO王高飞:微博折叠屏手机用户持续增长,华为品牌占比56%位居第一 专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赢得共鸣——访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贝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