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大兴调查研究,寻求破解难题的“源头活水”

调查研究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重庆市云阳县的党员干部正在调研退耕还林、经济林栽培、林业种植管护工作。资料图。图/IC photo

▲重庆市云阳县的党员干部正在调研退耕还林、经济林栽培、林业种植管护工作。资料图。图/IC photo

文|龙之朱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明确,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改进调研方法,以上率下、作出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为政之风,必将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一直以来,我们党都特别重视调查研究。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毛泽东用大量时间深入工人、农民、红军战士中进行调查,他写出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早已成为指导工作的典范之作,影响深远。

而1961年,更是党史上有名的“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这一年,党中央决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全党近两个月的深入农村调查,充分掌握了民心民意的基础上,196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对“农业六十条”草案进行重要修改,决定解散公共食堂和取消供给制。从这一年起,我国农业开始摆脱1959年以来连年下降的被动局面,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

此外,中共中央还将调查研究贯穿1961年全年,先后制定了“手工业三十五条”“商业四十条”“工业七十条”“高教六十条”“科学十四条”“文艺八条”等一系列条例。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过去不合实际的错误政策,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而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了推动改革开放,中央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洋调查研究”。据统计,从1977年7月到1980年6月,除中央领导同志出访活动外,部委办代表团出访次数达360次、科教经贸代表团出访次数达472次。其成果,大家都看到了,中国经济由此开始起飞。

历史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坚持了调查研究,什么时候的工作就卓有成效,反之则会陷入困难。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迫切需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就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在《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中写道,“习近平调研一般不打招呼,不让人家事先准备,而是直接下乡、下厂、入户。在正定工作期间,他转遍了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这一时期正定形成的许多文件和重大决策,都跟这些调研有关系。”1984年3月28日,在致四大班子领导的一封信中,习近平写道:“到基层调查,要一下到底,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源头活水’。”

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谈到调查研究时说道:“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习近平总书记的垂范,新任总理的发言,都是在告知广大党员干部要重视调查研究,汲取群众智慧。

大兴调查研究,首先要“下得去”“真下去”。调查研究的落点在基层一线,在火热实践,这就要求在这一轮的调查研究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深入下去,不要摆花架子,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虚应故事,而是迎着难题上,奔着困难去。这是个方法问题,也是个态度问题。此次公布的《工作方案》就明确要求,“防止嫌贫爱富式调研”“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可谓未雨绸缪。

大兴调查研究,还要用好调研成果,使之成为决策依据。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调研点的选择、调研内容的设定等等,都要统筹考虑,带着问题下去,带着问题回来,经过多轮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各方面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可操作性的办法。

需认识到,调查研究不仅仅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种价值、一种作风、一种精神。惟其如此,才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

撰稿/龙之朱(媒体人)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张安顺会见深圳高新投集团总裁张中华一行 新京报:习近平访俄,开启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