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文谈武汉市汽车降价事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官微3月17日发文表示,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接到大量会员的反映,武汉市、区政府联合车企于3月1日起对在当地生产的汽车品牌推出力度较大的购车补贴活动,本次补贴活动主要针对东风风神、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地产品牌,优惠金额从5000元至90000元不等,在全国汽车市场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和震动,广大会员企业反应强烈。

汽车生产企业为清理库存的降价促销、回笼资金是常见的市场行为,政府拿出资金鼓励汽车消费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此次武汉市、区政府的资金补贴只定向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这种做法引起争议,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影响汽车市场有序发展的问题:

一、只对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补贴有失公允,这种选择性的做法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不公平;

二、造成广大消费者持币待购,并没有起到促销效果。据协会调研,除武汉外全国各地4S店到店客流量大幅增长,成交量却显著下降,部分消费者开始持币待购、等待降价补贴政策;

三、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促销政策,如果都效仿武汉,即只对所在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进行补贴,这势必造成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有悖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精神。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3月1-12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1.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7%,较上月同期下降1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09.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9%。由此可见,此类补贴实施后,销量不增反降,如果任其发展,将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害。

应广大会员单位的要求,协会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了此问题以及带来的后果,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协会呼吁,在汽车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当下,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出促进汽车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各项举措。但补贴行为不应有任何选择性或针对性,应从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出台普惠性汽车消费补贴政策,让利消费者。共同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恢复和提振消费信心!

更多新闻

买一送一,汽车迎来“自杀式”降价?

“来晚咯,12万的C6三天就抢光了。”3月12日,武汉一家东风雪铁龙4S店的销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3月3号就有人从外地飞过来,带着本地亲戚的身份证订了现车。”销售顺势递出一张车型优惠表单说:“你要不要看看15.89万的C6舒适版?那边还有东风标致的车型。”

东风雪铁龙武汉某4S店价目表(摄影/郑宇)

东风雪铁龙武汉某4S店价目表(摄影/郑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文谈武汉市汽车降价事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降价之后,原本无人问津的车型瞬间成为抢手货。据了解,原本指导价21.19万元的“法国总统座驾”C6,补贴额度高达9万元,如今裸车价仅为12万出头。

2023年年初,特斯拉以史上最大规模降价引燃车市价格战。随后,降价潮蔓延至燃油车领域,直至政府补贴加持,C6甩卖式降价,将汽车产业价格战引至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采取各种优惠的汽车品牌近40家,涉及车型上百款。这样的行业背景不免引起焦虑情绪。3月10日,汽车整车股票集体跳水,长城汽车跌停、东风汽车跌超7%、江淮汽车跌超6%、长安汽车跌超5%、比亚迪跌超5%……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汽车行业“掀桌子”乱象?

“掀桌子”:打骨折、买一送一

“目前有优惠的车型确实很多,但是说白了,真正大幅降价的车型都是销量不佳的冷门车,如果卖得好谁会赔本卖?”有从业近20年的汽车经销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络中也存在不少博人眼球的假消息,如十几万买奔驰宝马之类的基本都是假消息。”

事实上,此次掀起价格战的C6,此前的市场关注度并不算太高。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雪铁龙C6月销量为87辆,2022年累计销量为2925辆。而在祭出9万元的降价大招后,仅武汉一家4S店几天内的销量就达到几百辆。

武汉某东风标致4S店(摄影/郑宇)

武汉某东风标致4S店(摄影/郑宇)

“前几天店里站满了人,一车难求。”上述东风雪铁龙4S店销售同时透露,“12万的C6实际是生产于2021年的库存车,并且需要提供湖北省身份证才可购买。15.89万的C6舒适版生产于2022年,年份相对新一些。”

东风雪铁龙“掀桌子”降价彻底掀起汽车行业“海啸式”降价潮,一大批降价跟随而至。

3月10日,深圳某一汽丰田4S店发出一张买一送一海报,再次引发网络热议,其内容显示:既然都掀桌子了,WHO怕WHO,那就干吧。买bZ4X送威驰。

作为大件商品,汽车“买一送一”是此前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不过,该4S店销售表示,一汽丰田用于赠送的威驰车辆仅有2辆,很快就送出去了。目前bZ4X优惠力度较大,可达5-6万元。早在今年2月,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先后发布了bZ4X限时降价的消息,在原有指导价基础上分别直降3万元和6万元。乘联会数据显示,一汽丰田bZ4X从2022年11月至今年1月的销量为2391辆,每月大约为几百台,由于此次赠送车型仅为2台,此举买一送一博眼球成分更大。

此外,部分豪华品牌相对冷门的车型也给出了较大优惠。如宝马i3市场终端优惠幅度基本在8-10万元左右;上汽奥迪针对内部员工推出了最高16万元优惠,目前二手平台有名额转让在售。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些产品并非不够好,只是价格不够香。在给出“真香”价格后,这些车型也成为时下明星。与此同时,各品牌优惠力度最大的车型往往数量有限,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营销意图。

清库存、拿补贴,不可持续

“这种‘掀桌子’现象不会长久,预估或持续3-5个月。”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的企业拿着真金白银掀桌子,有的因为经营出现问题掀桌子,有的为了更好的估值掀桌子。但当库存、估值等恢复正常,就不会再这样了。”

“事实上,此前有企业为了销量而压库存,大量的库存或是此次价格战的原因之一”。穆峰并未明确表态长城汽车是否会参与价格战,而是委婉表达:“长城汽车有条件对整车和零部件利润进行合并,有在‘掀桌子’的市场中竞争的底气。长城汽车会在新能源产品上给出最贴近市场竞争的价格。”

穆峰所说压库存的现象,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可见一斑。《报告》显示,2022年是汽车经销商过去3-5年时间里最为艰巨的一年。经销商们对车企满意度、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盈利情况等方面均有下降。《报告》显示,有42.1%的经销商销售目标完成率在70%以下。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经销商从厂家买到的车中,有30%成为了库存车。今年1-2月,燃油车的总销量又萎缩了30%,导致一部分经销商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武汉某东风本田4S店内促销信息(摄影/郑宇)

武汉某东风本田4S店内促销信息(摄影/郑宇)

有经销商表示,今年以来的厂家的降价行为多数是由厂家补贴降价金额,经销商利益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此,这一轮由厂家及地方政府主导给予补贴的降价,一定程度对崩溃边缘的经销商,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

此外,另一个引起“踩踏式”降价的原因则是排放标准的切换。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汽车产业内出现的大甩卖现象与国六B车型清库存关系密切。乘联会预计,随着国六B标准执行日期逼近,车企将会逐步加速老车型清库,价格也将松动。

根据规定,国六标准的实施分为A、B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0年7月1日起,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A标准的汽车。第二阶段从2023年7月1日起,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B标准的汽车。而在此之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跨过国六A,于2019年提前实施国六B标准。业内人士预计,今年7月1日之前的3-6月,车企和经销商的价格战只会愈演愈烈,老款燃油车因清库存售价可能会进一步下探,同时,在老款燃油车的裹挟下,其他燃油车、新能源车也无法幸免,在存量市场的争夺上只能正面迎战。

特斯拉打响第一枪,多米诺骨牌倒下

事实上,在2022年年末,众多车企才刚刚宣布因为补贴的退坡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进行涨价。而仅仅两个月后,市场中的降价潮已经由新能源汽车市场蔓延至燃油车领域。

如果说C6“掀桌子”降价将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推至高潮,那么最先煽动蝴蝶翅膀的则是特斯拉的降价。

在2022年年末进行了几次小规模降价后,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Model Y迎来史上最大幅度降价。降幅最大的是Model Y长续航版本,彼时的降价幅度高达4.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拿来降价的Model Y车型并非冷门车,而是其目前的销量担纲,仅这一款车型在2022年的交付量就已经超过了45万辆。

谈及特斯拉降价的原因,特斯拉北京区总经理陶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基于成本定价”。陶琪表示,一款产品价格的调整,实际是企业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成本变化上的一个预测。“我们的价格制定跟传统车企是有差别的,我们在2013年进入这个国家的时候,就是一个公正透明的定价,美元的车价直接乘以汇率加运输费,这是当年进口车的定价。今天的国产车辆,我们依旧是基于成本定价,因为我们看重的是公平和透明。”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大幅降价后依旧是盈利的。然而,降价4.8万元的Model Y并非特斯拉抢夺市场的终极利器,3月7日,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在与摩根士丹利的会议上表示,特斯拉有明确的计划,准备交付一款制造成本仅为Model 3轿车一半的小型汽车。这意味着,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于市场的抢夺速度仍在加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国内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56万辆,同比下降24.8%。比亚迪是前两个月国内汽车销量前十中唯一正增长企业。与之相对应,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80.1万辆,同比增长32.2%。在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两大市场一降一升之间,为身处其中的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在此之前,燃油车市场的价格调整多发生在经销商层面,厂家很少会如此大规模地下调售价。尽管如今一些车型下调售价后与经销商层面此前给到的优惠幅度相差不大,但还是成为汽车行业标志性事件。毕竟从此之后,以C6为代表的合资品牌B级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位再也回不到20万了,伴随主战场的失守,合资品牌的光环正在消退。而在多数品牌都未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场价格整顿也正在蔓延,在此过程中,一些弱势品牌也会随之加速倒下。

从动工到投产只用99天——吉林松原优化营商环境助企发展 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于3月17日24时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