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进击万亿产业 “江苏班”全力打造实体经济“巨星阵容”

来源:交汇点

江苏实体经济家底雄厚,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江苏产业集群正加快崛起,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更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强力引擎。

不久前,无锡宣布机械行业规上企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超1.1万亿元,成为无锡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无锡也成为继苏州、南通后,江苏又一个拥有万亿产业的城市。

以万亿产业为引领,加快培育顶天立地的支柱产业,巨人列阵正在成为江苏实体经济的亮丽风景。

5个万亿产业

作为工业大市的苏州,把产业创新集群作为提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牵引,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和25个重点细分领域,全面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这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都已迈上万亿台阶。

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去年产业规模达12819.7亿元,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拥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子三个千亿级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跃居国内第一方阵。

装备制造产业是苏州的传统优势项目,去年产业规模达13777.4亿元,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善的制造体系,拥有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智能车联网、机器人及数控机床和新能源等千亿级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加速崛起,电梯产业跻身全国前列。

先进材料产业是苏州又一个万亿级产业,去年产业规模达10800亿元,拥有纳米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

实体经济发达,是经济强市无锡的鲜明优势。机械行业成为无锡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是无锡工业实力的有力证明。去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增速领跑江苏“万亿俱乐部”城市。其中,工业经济对无锡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创十年新高。机械行业约占无锡工业经济的45.8%。

无锡机械行业中,一汽解放、威孚高科两家企业入选中国汽车零部件30强,远东控股、华光环保、华美电缆3家企业入选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列入国家、省、市重点科技计划,全行业三分之二以上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或国际先进水平。

提起万亿产业,南通这座“万亿之城”也不遑多让。作为南通传统优势产业,南通建筑业总产值在2021年首次突破万亿,达10568.7亿元,产值规模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去年,南通建筑业总产值达1.1万亿元。截至去年底,南通拥有建筑企业5000多家,其中特级和一级资质企业433家、数量稳居全省第一。南通“建筑铁军”享誉国内外,近五年新获鲁班奖22项(其中境外项目获“鲁班奖”2项)、总数保持在全国地级市之首。

强势进击

作为制造强省,江苏工业增加值10年跨过3万亿、4万亿两个台阶,2021年达4.46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2万亿元,年均增长6.8%,增幅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培育带动力强的万亿产业,成为江苏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有力抓手。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江苏班”多个城市亮出目标,进击万亿产业。

《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规模突破1万亿元,涉软从业人员超110万人,涉软企业总数超6万家,形成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全国示范。

南京提出这样的目标,来源于深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础。去年南京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千亿级规模行业达6个,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7408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是“一号产业”,也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四大重点产业之一。在医药政策改革、海外人才回流、金融资本助力等多方加持下,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加速扩张,研发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去年产业规模达2188亿元,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拥有高端医疗器械一个千亿级产业、创新药物产业居全国前列,苏州雄心勃勃做大“一号产业”,制定实施打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十年内集聚企业超万家、产业规模破万亿,建成国际知名、具有标识度和影响力竞争力的“中国药谷”。苏州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642.7亿元

汽车产业,是苏州万亿产业后备军中另一个种子选手。苏州出台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到2030年,汽车产业力争总规模超万亿元,形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汽车产业创新集群。

苏州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能力强,是国内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去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逾4.36万亿元,完全有能力培育更多万亿产业。汽车产业堪称苏州制造业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已形成覆盖整车、零部件、汽车电子、新能源“三电”、智能网联系统等细分领域的完备产业链,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去年1至11月,苏州1006家汽车全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4382亿元、增长15.2%。

向着产业强市的目标进发,无锡不满足于一个万亿级产业。根据无锡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意见,到2025年,以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服务为代表的无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总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成为无锡又一个万亿级产业。

无锡同时提出,做大做强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地标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等6个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5个增长后劲足、资源集聚度高的未来产业。

去年,常州实现GDP9550亿元,距GDP“万亿俱乐部”仅一步之遥。如何实现城市能级的持续性跃升?常州的答案是:新能源产业。在今年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上,常州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发储送用”环节深层次、高浓度融合发展,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渗透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基本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创造代表常州城市特征的新地标。

常州去年新能源产值超5000亿元、整车产销超34万辆,在传统造车强市、能源大市中破圈突围、强势崛起。今年初,常州发布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实施意见以及政策措施,围绕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态营造四个方面,制定出10条重磅政策。

向海图强,南通放大沿海空间资源优势,提出到2035年南通沿海建成万亿级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沿海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南通。

在苏北,“万亿产业”同样成为可以追逐的目标。连云港徐圩新区最近印发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累计完成产业投资超8000亿元,其中外商投资占比20%以上,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8600亿元,能源、港口、物流贸易和服务配套等产业营收达250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万亿级产业集群。目前,连云港石化基地已投产规上工业企业具备2000亿元产能,建成、在建及签约入驻项目建成后规上工业产值可超3000亿元。去年,基地实现工业产值近千亿。

集群成势

去年,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集群的名单。南通、泰州、扬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泰州、连云港、无锡生物医药集群,苏州、无锡、南通高端纺织集群入围,新增数居全国第一。至此,江苏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达10个,总数居全国第一。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如何加速推动产业创新集群成势,让产业“融”起来“强”起来?

2018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重点打造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物联网、高端纺织等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1年初,《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提出大力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母”。

2021年6月,江苏发布“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聚焦新兴领域、突出特色优势,全力打造6个综合实力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10个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

去年6月,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成立。作为全国首家省级产业集群联盟,联盟旨在联合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产业链支撑机构和智库单位,以及服务集群和产业链发展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单位等,整合政、产、学、研、金、介、用各方资源,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命运共同体。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最近印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建设明确“施工图”。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40%提升到42%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发展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实现倍增。

就在一个月前,江苏省政府分别召开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会议,研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会上提出,不断提升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水平,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聚焦优势领域加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紧密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力争产出更多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切实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争取更多优质项目和创新平台落户江苏。

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江苏聚精会神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固链、补链、强链、壮链,全省产业板块从“单兵突进”迈向区域集群崛起,企业发展从“单兵作战”变成全链提升,必将驶出一个个实力超群的产业集群航母编队。

相关阅读:
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武威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 高标准农田用非标材料!农业农村部派工作组督导江苏核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