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会同期声| 多方面齐发力发展产业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们围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我们胡张庄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种植葡萄,那个时候是靠天吃饭,赶上不好的年景,阴雨连绵的时候,葡萄都烂在地里。这些年我们开始探索实践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提升了电力、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成了41个高质量的冷棚,靠天吃饭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群众的腰包儿也越来越鼓,我坚信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两会同期声| 多方面齐发力发展产业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国人大代表焦宪:我所在的彭家沟村和全国一样,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延伸产业链让老百姓稳定增收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16113”是我们农业自创的品牌,什么叫“16113”呢?是1栋100多平方米左右的猪栏,年饲养6头能繁母猪,年出栏100多头育肥猪,然后配套1口沼气池或者1个标准的化粪池,环保问题解决了。最后一个3是什么?种植30亩的消纳面积,猪沼果、猪沼茶、猪沼菜,形成了一个种养生态循环模式。

两会同期声| 多方面齐发力发展产业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发展巨大的变化,让我一种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我们固定的电商村级服务点,长期收购老百姓的农特产品,这些农特产品可以是十几斤的干野菜、几百斤的干艾叶,也可以是上千斤的核桃,甚至也可以是几十颗鸡蛋。无论是货多货少,大家都可以在村级服务点变现。不仅卖出去了农特产品,同时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宣传了如画美景、产业发展,为共同富裕做好探索。

两会同期声| 多方面齐发力发展产业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国人大代表魏立华: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田种草、草喂牛、牛产奶、粪还田、沼气发电的生态循环产业模式。仅一个万头牧场,每年就可发电1000万千瓦时以上。向科学要发展,向技术要发展,向人才要发展,致力于生态循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
节约粮食,从猪做起 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增长势头良好 服务业恢复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