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视人才培养 壮大基层医疗队伍 打破基层医疗服务瓶颈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是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已经有25个年头了。去年6月,他被选派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傅小云深入村寨和卫生室摸排调研,对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有了更多了解。今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傅小云委员想把壮大基层医疗队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提案带上两会。

重视人才培养 壮大基层医疗队伍 打破基层医疗服务瓶颈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都县人民医院属于当地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从去年6月至今,傅小云已经在这里工作8个多月了。这几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重视人才培养 壮大基层医疗队伍 打破基层医疗服务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过去的十年,贵州县级医院的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部分的县级医院已经搬迁了新址。从人力资源来看,贵州省有两所医科大学,很多的毕业生都能充实到县级医院的医疗卫生队伍中去。

两会前夕,傅小云委员一边带着医疗队走进乡村开展巡诊,一边为自己今年上会的提案做调研。他发现,如今,县级医院就诊人数增多了,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但医疗人才依然缺乏,这也是制约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瓶颈问题。

重视人才培养 壮大基层医疗队伍 打破基层医疗服务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就拿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来说,人才队伍的建设仍是当前最主要的短板。比如,我们缺少有心内科介入资质的、熟练的心内科大夫、能够做肠镜的消化内科大夫。从目前现状来看,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人才队伍培养上。

在三都县人民医院帮扶期间,傅小云制定了“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出一支医疗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通过临床实践,手把手的教给他们新的、没有掌握的医疗技术能力。通过这样的举措,最后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重视人才培养 壮大基层医疗队伍 打破基层医疗服务瓶颈

除了“导师制”,三都县人民医院加大对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先后送出了25名医护人员到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习。这次参加全国两会,傅小云委员希望能听到更多关于基层医疗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等方面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基层医院要想发展,必须把人才队伍的打造放在工作重点上。面向农村、面向基层,不断提高基层的防病治病能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相关阅读:
今年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 中国发布丨最高法工作报告解读:改革就是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